
[bid] 提出一個價格;尤指買方購買商品時提出一個價格或一個主要購買條件
所出價錢。 清 李伯元 《南亭筆記》卷二:“ 德壽 之巡撫 廣東 也,人目為大皮夾,以廣納苞苴也。某中丞有過之無不及,差缺之肥瘠,以出價之高低為率,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出價”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詳細解釋:
定義
指買方或競拍者在交易中主動提出的購買價格或條件,是商業談判中的重要環節。
詞性結構
商品交易
常見于拍賣、買賣場景。例如《紅樓夢》中描述:“現在還封在店内,也沒有人出價敢買”,體現買方定價權。
廣告競價
在搜索引擎廣告中,廣告主通過“出價”競争關鍵詞排名,價高者優先展示(注:此為特定領域擴展含義)。
曆史文獻
清代《南亭筆記》記載官員以“出價高低”決定職位肥缺,反映舊時權錢交易現象。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出價”既包含基礎交易行為,也延伸至現代商業和網絡廣告領域。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詞典》或《南亭筆記》。
出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向外界表示要買或要賣某物時所提出的價格。
根據漢字的構造,出價的拆分部首為“出”字的左邊部分,即“凵”部,右邊是“㠯”。
“出”字的五筆輸入法編碼為"NBDM",即33444。在出價這個詞中,“出”的五筆輸入法編碼為“NBAV”,即32153,而“㠯”的五筆輸入法編碼是“EQHJ”,即31454。
出價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是由“出”和“價”兩個字組合而成。
在繁體字中,出價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筆畫形狀稍有差異。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出價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其基本結構和意思保持一緻。
1. 這幅畫有人出價100萬元。
2. 拍賣會上,這個古董被高價出價。
3. 出價太高,我無法接受。
1. 組詞:出售、定價、競價、報價。
2. 近義詞:報價、拍價、價格。
3. 反義詞:收價、收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