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刻斂的意思、刻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刻斂的解釋

謂極力搜刮(財貨)。《新唐書·隱逸傳·孟詵》:“ 詵 居官頗刻斂,然以治稱。”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六:“財在天下,理之以義。未聞刻斂,其罪在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刻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文獻和權威來源綜合理解:

一、核心釋義

基本含義:指極力搜刮財物,多用于描述官吏橫征暴斂的行為。例如《新唐書》記載“孟詵居官頗刻斂”,宋代《鶴林玉露》也提到“未聞刻斂,其罪在吏”。

二、詞源解析

三、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嚴格自我約束言行”,但此釋義缺乏古籍文獻支撐,可能是對“刻”與“斂”的誤讀或現代引申用法。建議以古代文獻中的“搜刮財物”作為主要釋義。

四、使用建議

在閱讀古籍或學術寫作時,優先采用“搜刮財貨”的釋義;若需使用“自我約束”義項,需注明出處或語境以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鶴林玉露》等原始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斂

刻斂(kè liǎ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刀切部首刻(kè)和簪弄部首斂(liǎn),共有11個筆畫。

刻(kè)讀音為kè,是刀切的意思,表示用刀或其他尖銳的工具進行雕刻或切割。刻也可以指産生或創造某種印象或印記,比如“留下深刻的印象”。

斂(liǎn)讀音為liǎn,是簪弄的意思,表示用手指輕輕擺弄或調整。斂還有收斂、蜷曲、收束等意思,如“斂起笑容”、“斂手藏拙”。

刻斂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個性富有節制、收斂、拘謹和持重。

《刻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學說,儒家強調“中庸之道”,即保持適度和平衡。刻斂正是這一思想的體現,表示一個人不放縱自己,保持自律和節制。

在繁體字中,刻斂這個詞的寫法一般是「刻斂」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多種多樣,也有類似的字形,例如:「剋斂」、「剋斂年華」、「刻斂字樣」,都是刻斂這個詞的演變形式。

以下是一些例句:

他勤勉刻斂,擁有了穩定的收入和財富。

她的性格刻斂,從不過分外露。

作家通過文字的刻斂,傳達了深遠的思考。

組詞:

刻意、刻苦、刻薄、收斂、拘謹、節制

近義詞:節制、克制

反義詞:放縱、放任、張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