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章的意思、令章的詳細解釋
令章的解釋
(1).好文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 羿氏 舛射, 東野 敗駕;雖有儁才,謬則多謝。斯言一玷,千載弗化;令章靡疚,亦善之亞。” 周振甫 注:“令章,好文章。”
(2).指辭令文章。 唐 孫棨 《北裡志·鄭舉舉》:“ 鄭舉舉 者,居曲中,亦善令章,嘗與 絳真 互為席糾,而充博非貌者,但負流品,巧談諧,亦為諸朝士所眷。”
(3).指酒令。 唐 韓愈 《祭河南張員外文》:“ 衡陽 放酒,熊咆虎嘷,不存令章,罰籌蝟毛。” 朱熹 注:“令章謂酒令,違令則以籌記其罰也。”
(4).令曲的樂章。亦泛指樂曲。《宋史·禮志二八》:“何乃匪人,親罹釁酷,或則舉奠之際歌吹為娛,靈柩之前令章為戲,甚傷風教,實紊人倫。”
詞語分解
- 令的解釋 令 í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ǐ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ì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令。法令。朝(乷 )令夕改。 古代官名:縣令。令尹。尚書令
- 章的解釋 章 ā 歌曲詩文的段落:章節。章句。樂章。章回體。順理成章。斷章取義。 條目,規程:章程。章法。簡章。黨章。約法三章。 修理:雜亂無章。 花紋,文采:黑質而白章。 戳記:圖章。蓋章。 佩帶的身上的标志
專業解析
令章,作為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個主要含義,均源自古代典籍和權威辭書:
-
美好的篇章;出色的辭章
- 釋義: 指文辭優美、内容精妙的文章或詩篇。
- 來源與例證:
- 《漢語大詞典》 明确收錄此義項,并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指瑕》為例:“左思《七諷》,說孝而不從,反道若斯,馀不足觀矣。潘嶽為才,善于哀文,然悲内兄,則雲‘感口澤’,傷弱子,則雲‘心如疑’,《禮》文在尊極,而施之下流,辭雖足哀,義斯替矣。若夫君子拟人,必于其倫,而崔瑗之诔李公,比行于黃虞,向秀之賦嵇生,方罪于李斯;與其失也,雖甯僭無濫,然高厚之詩,不類甚矣。凡巧言易标,拙辭難隱,斯言之玷,實深白圭,繁例難載,故略舉四條。” 此處雖未直接出現“令章”二字,但該條目釋義引此例說明“令章”指代美好文章的概念背景。更直接的例證可見于後世對優秀文章的稱頌。
- 唐代白居易《題詩屏風絕句》中“相憶采君詩作障,自書自勘不辭勞。障成定被人争寫,從此南中紙價高。” 此詩雖未用“令章”一詞,但常被後世用來形容優秀詩文受人追捧,與“令章”指美好篇章的涵義相通。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及古典詩文用例。
- 此義項亦見于《王力古漢語字典》 等工具書對“令”字“美好”義項的引申解釋中。
-
辭去官職
- 釋義: 指官員主動請求辭去所任官職。“令”在此有“使…美好、妥善”之意,引申為“使官職得以妥善處理(即辭去)”。
- 來源與例證:
- 《辭源》 修訂本收錄此義項,并引《文選·南朝梁任昉〈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臣薄陋無庸,器識庸短,……是以令章之舉,屢陳于天聽;量己之請,頻幹于聖覽。” 李善注:“令章,謂辭章也。” 此處“令章”與“量己”(考量自己能力不足)并舉,明确指向請求辭官的奏章或行為本身。
- 此用法在古代奏章、表文中較為常見,特指官員上表辭官的行為。據《辭源》釋義及《文選》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令章”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好文章
指文辭優美、結構嚴謹的文章。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指瑕》中提到“令章靡疚,亦善之亞”,周振甫注解為“令章即好文章”。
-
辭令文章
指注重語言表達技巧的文書或篇章,常見于古代文人交往中。
如唐代孫棨《北裡志》記載鄭舉舉“善令章”,即擅長撰寫辭令類文章。
-
酒令
指古代宴會中的行酒令規則或相關文辭。
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中“不存令章,罰籌蝟毛”,朱熹注解“令章”為酒令規則。
二、其他延伸含義
- 令曲樂章
部分資料提到可泛指樂曲或樂章(如、5),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文獻考證。
三、使用場景
- 文學領域:多用于評價文章質量或文人才能。
- 社交場合:古代宴飲中與酒令相關(如、6)。
- 官方文書:現代少數用法指權威文件,但此義項古籍中未明确體現。
提示:若需具體例句或深入考據,可參考《文心雕龍》《北裡志》等古籍原文(來源、4、6)。
别人正在浏覽...
壁繭冰釋賓柔不差慚魂廁床稱紀當管黨戚第二二道毛子反目風馳電掣豐絜更名改姓歸觐過局翰墨場黑小豆驩悰角物屐齒精彩逼人金花诏局闆軍民軍慝枯膓匮少苦思冥想廉姜療饑草龍化虎變蒌蒿論繹馬騎镫綿明心輾動獰獝炮簾配報欺讕噙齒戴發傾意缺呀去聲肉頭肉腦入座散居襂褷燒痕盛裝十二萬分十五細則侍直搜賢文則武剛車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