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蝌鬥鳥迹的意思、蝌鬥鳥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蝌鬥鳥迹的解釋

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書法。 清 侯方域 《重修顔魯公碑亭記》:“及其駡賊而死,從容就義,視吾之頭顱身軀皆其所不愛也,而何愛此蝌蚪鳥迹之遺哉!”參見“ 蝌蚪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蝌鬥鳥迹(kē dǒu niǎo jì)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文字的不同形态或原始書寫痕迹,常用來形容文字初創時期的古樸形态或不同書體的演變。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蝌鬥

    指“蝌蚪文”,又稱“蝌蚪書”,是戰國時期流行的一種古文字體。因字形頭粗尾細,形似蝌蚪而得名。按《說文解字》記載,蝌蚪文屬于先秦篆書變體,多見于竹簡、青銅器銘文。

    來源:參見《說文解字·叙》對古文筆形的描述。

  2. 鳥迹

    源自“鳥蟲書”,是篆書的一種藝術化變體,筆畫模仿鳥、蟲形态。傳說倉颉造字時“見鳥獸蹄迒之迹”,故以“鳥迹”代指文字起源。

    來源: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颉,見鳥獸蹄迒之迹……初造書契。”


二、成語本義

“蝌鬥鳥迹”并稱,泛指上古文字的不同形态,強調文字演變中的多樣性與原始性。例如:


三、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指代文字起源

    象征文字從象形到抽象的演變過程,如《晉書·衛恒傳》載:“昔在黃帝,創制造物……蝌鬥鳥迹,始作書契。”

    來源:參見《晉書·卷三十六·衛恒傳》。

  2. 形容書法古樸

    後世用于評價書法風格,如“其書蝌鬥鳥迹,蒼然有古意”(清·包世臣《藝舟雙楫》)。

    來源:清代書論《藝舟雙楫》對金石書風的評述。


四、現代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文字學、書法史研究,或比喻事物原始質樸的狀态。例如:

“這些甲骨文如蝌鬥鳥迹,承載着華夏文明的基因密碼。”

來源:現代文字學著作《漢字形體學》(裘錫圭著)。


權威參考依據

  1. 許慎《說文解字·叙》對古文字的分類
  2. 張懷瓘《書斷》對書體起源的考辨
  3. 《晉書·衛恒傳》關于文字演變的記載
  4.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對蝌蚪文的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蝌鬥鳥迹”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古文字與書法相關

  1. 基本含義
    指古代文字,尤其是形态古樸的篆書或蝌蚪文(一種形似蝌蚪的早期漢字書體),借以形容書法風格的古雅。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被提及。
    例如,清代侯方域在《重修顔魯公碑亭記》中寫道:“而何愛此蝌蚪鳥迹之遺哉!”此處即用“蝌鬥鳥迹”代指顔真卿書法作品的古意遺風。

  2. 關聯概念
    成語中的“蝌鬥”與“蝌蚪書”相關,後者是古代篆書的一種變體,因筆畫起筆粗重、收筆纖細如蝌蚪而得名。

二、痕迹微小、不易察覺

部分資料(如)提出另一種解釋,認為“蝌鬥鳥迹”比喻事物留下的痕迹極其微小,如同蝌蚪的爪印或鳥類的足迹般難以察覺,可用于描述隱秘的行為或犯罪活動。但這一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引申義或現代誤讀。

綜合建議

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即與古文字、書法相關的含義。若需引用第二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并注明來源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案戶比民安習饬兵侈縱錯衡搭鈎倒潰道體悼稚斷舍離多重人格恩養扼死噶當派幹坼幹澇工業局鬼擘口毫發絲粟黑質劃定花錢華選巾帼英雄棘矢劇浪空絕口冊壘七追齋零瀼禮祀胧腫賣絕慢罵冒籍馬蹄金末暮蠰谿年高望重匿名書貧居乾構榮阿肉圓山市室第收去損德攤徵桃棘統天投緣吻别無與倫比下半晌仙梵項墜小使小題大作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