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德的意思、損德的詳細解釋
損德的解釋
有損道德的行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土偶》:“吾父生有損德,應無嗣,遂至促我茂齡。”
詞語分解
- 損的解釋 損 (損) ǔ 減少:損失。損耗。損益。增損。虧損。損兵折将。 使失去原來的使用效能:損壞。破損。易損。 使蒙受害處:損害。滿招損,謙受益。 用刻薄的話挖苦人:損人。 刻薄,毒辣:這話太損了。 益增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網絡擴展解釋
“損德”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損德”指有損道德的行為,即違背社會倫理或道德準則的言行。該詞最早見于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土偶》:“吾父生有損德,應無嗣,遂至促我茂齡”,通過文學作品傳播後被廣泛使用。
二、延伸含義
- 道德完整性破壞
既包括具體行為(如欺騙、傷害他人),也涉及思想觀念上的偏差(如縱容惡念)。
- 因果關聯性
部分語境中隱含“因道德缺失導緻不良後果”的因果關系,如《聊齋》案例中認為損德行為會影響子嗣命運。
三、使用場景
常見于三類語境:
- 日常譴責用語
如“說句損德的話”(例句),用于批評不當言行。
- 文學創作
古典小說中多用于刻畫人物道德缺陷。
- 倫理讨論
涉及道德評價時,指代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
四、相關概念
- 近義詞:失德、敗德
- 反義詞:積德、行善
- 關聯詞:德行(道德行為的總稱)、缺德(更口語化的表達)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聊齋志異》經典用例、現代詞典釋義及倫理學研究,如需具體案例分析可參考相關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損德
損德即指損害德行或品德,是一個用于描述人們破壞道德或倫理的行為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損德的拆分部首是手,筆畫數量為10畫。
來源
損德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其中"損"指的是破壞或削弱,"德"則是指道德或倫理。結合在一起,損德指的是人們違背道德規範、破壞德行的行為。
繁體
損德的繁體字為「損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損德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緻上仍保持了現代的形狀和意義。
例句
1. 他的行為違背了社會的道德規範,真是損德啊。
2. 行賄受賄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公共德行。
組詞
損友、德行、道德、破德、倫理、損害
近義詞
敗德、失德
反義詞
弘德、立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