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觀的意思、壁觀的詳細解釋
壁觀的解釋
佛教語。大乘虛空宗的修行方法。《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初祖菩提達磨大師》:“﹝大師﹞寓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測之,謂之壁觀婆羅門。”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六章第三節:“ 菩提達磨 所修是大乘虛空宗的禅法,稱為壁觀。意思是外息諸緣,内心無惴,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詞語分解
- 壁的解釋 壁 ì 牆:四壁。壁報。壁畫。壁挂。壁毯。壁櫥。壁燈。銅牆鐵壁。 指某些物體内部的表層:胃壁。腸壁。 陡削的山崖:峭壁。壁立。 軍營的圍牆:壁壘。堅壁清野。作壁上觀(坐觀雙方成敗,不幫助任何一方)。
- 觀的解釋 觀 (觀) ā 看,察看:觀看。觀止(贊歎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複加)。觀風(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俗習慣,生活狀态)。觀陣。觀賞。觀察。觀感。參觀。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觀瞻(
網絡擴展解釋
“壁觀”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
一、成語來源(源自《韓非子》)
基本含義:指在旁觀中洞察事物的真相或真實情況。
出處:源自《韓非子·喻老》中“壁有耳,隙有眼”的典故,比喻即使處于旁觀位置,也能通過細微觀察發現真相。
二、佛教術語(大乘虛空宗修行方法)
核心内涵:
- 修行方式:通過“外息諸緣,内心無惴”達到心如牆壁的專注狀态,從而入道。
- 代表人物:初祖菩提達摩曾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實踐此法,被稱為“壁觀婆羅門”。
- 目的:摒棄外界幹擾,使内心如牆壁般穩固,最終實現頓悟。
三、兩種含義的對比
類型 |
側重點 |
應用場景 |
成語(韓非子) |
觀察與洞察力 |
日常比喻性表達 |
佛教術語 |
禅修與精神境界的追求 |
宗教或哲學讨論 |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方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壁觀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詞,它的意思是站在牆上觀察。它的詞根是壁,分為左右兩個部首。筆畫是11畫,部首左邊的是土字旁,右邊的是方字旁。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生活場景,人們常常站在高牆上觀察遠方的景象。在繁體字中,壁觀的寫法依然是壁觀。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些區别,但是壁觀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站在高牆上壁觀遠方的風景。” 壁觀這個詞沒有組詞。它的近義詞是壁立、壁上觀,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定義。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