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食稱的意思、食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食稱的解釋

糧食與人口相稱。指百姓不缺口糧。《管子·輕重乙》:“泉雨五尺,其君必辱。食稱之國必亡。待五穀者衆也。” 馬非百 新诠:“食稱之國,謂其國所産之五穀與其國人口之多寡相當。”一說靠稱貸而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李哲明 曰:“稱,謂稱貸,言國恃稱時貸而食,其國必亡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食稱”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釋義

“食稱”由“食”(糧食)和“稱”(相稱、平衡)組成,指糧食與人口數量相匹配,百姓不缺口糧的狀态。這一概念強調國家糧食供給與需求的平衡關系。

二、出處與語境

該詞最早見于《管子·輕重乙》:“泉雨五尺,其君必辱。食稱之國必亡,待五穀者衆也。”。此處通過自然現象(降雨量)引申到國家治理,指出若糧食僅勉強滿足需求(食稱),國家将因過度依賴農業而陷入危機。

三、學者解讀差異

  1. 馬非百認為“食稱之國”指糧食産量與人口規模相當,屬于勉強維持溫飽的狀态。
  2. 李哲明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稱”指稱貸(借貸),即國家依靠借貸維持糧食供應,這種模式必然導緻衰亡。

四、延伸思考

該詞反映了古代經濟思想中對糧食安全的重視,強調“適度盈餘”而非“剛好滿足”。結合《管子》原文,可理解為:僅達到基本供需平衡的國家缺乏抗風險能力,需通過儲備或貿易實現糧食富餘。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食稱

《食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食」和「稱」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食」字的部首是「食」,總共有9畫;「稱」字的部首是「禾」,總共有10畫。

來源

「食稱」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秤斤食矛制度。在中國古代,人們會使用秤量制度來衡量食物的重量,以确定食物的分配和交換。因此,「食稱」常用來指代用于稱量食物或衡量食物重量的工具或設備。

繁體

「食稱」的繁體字為「食稱」。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寫作「飠稱」的「食稱」,使用了「飠」字作為「食」的異體字形,「飠」為食物的象形字,表示食品或進食的意思。

例句

1. 我買了一個新的食稱,可以精确地稱量食物的重量。

2. 廚師使用食稱來确保調料的比例準确無誤。

組詞

食物、稱量、稱重、秤盤等

近義詞

秤、稱重器、秤錘等。

反義詞

估量、估重、估計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