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康強”。安樂強健;康健。《書·洪範》:“身其康彊,子孫其逢,吉。” 唐 杜牧 《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詩:“願公如 衞武 ,百歲尚康彊。” 宋 歐陽修 《尚書張君墓表》:“乃知夫康強者不可恃以久,而羸弱者未必不能生。” 陳毅 《楊家嶺集團祝壽》詩:“我以後來者,舉懷祝康強。”
康彊(kāng qiáng)是漢語中一個古雅詞彙,現多寫作“康強”,形容人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的狀态。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健康強壯
指身體強健有力,精神飽滿。
《漢語大詞典》:康彊,猶康強。安康強健。
《辭源》:康強,安樂強健。
壽考安康
多用于形容老年人身體硬朗,長壽無病。
《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甯,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其中“康甯”即含康彊之意,指無疾病困擾。
二字組合強調身心安泰且體魄強健的雙重狀态。
《詩經·大雅·卷阿》
“爾受命長矣,茀祿爾康矣。”鄭玄箋:“康,安也。”雖未直用“康彊”,但“康”為後世複合詞奠基。 (參見:中華書局《毛詩正義》)
宋代王安石《賀緻政楊侍讀啟》
“惟期康彊,永綏壽祉。”此處明确以“康彊”祝福對方身體強健長壽。
(參見:上海古籍出版社《王文公文集》)
根據《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1955年),“彊”作為“強”的異體字,現代漢語多寫作“康強”。但古籍研究、詩詞創作中仍保留“康彊”原形以存古意。
參考資料
“康彊”是“康強”的異體寫法,指身體健康、強健的狀态,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康彊”由“康”(安樂、健康)與“彊”(同“強”,健壯有力)組成,整體含義為安樂且身體強健。例如《尚書·洪範》中“身其康彊,子孫其逢”即描述身心安康、後代興旺的吉祥狀态。
曆史文獻用例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康強”使用較少,多見于詩歌或祝壽場景。例如陳毅詩句“舉杯祝康強”,延續了傳統語境中對健康的期許。
注意:“彊”是“強”的異體字,現代一般寫作“康強”,但古籍中多用“康彊”。兩者含義相同,可互換使用。
讒詞朝闼敕格杵糠雛形大辣酥大興钿車典文牴梧貳臣飛遁翂翂翐翐趺迹改節更難仆數過來人寒澌含冤受屈黃金徽火甲講壇膠庠挾日接仗警标拘迫留情龍衮橹輪論説文明代撓亂濃妝評劇前燈千裡棹清洌可鑒青腿牙疳秋杪仍就戎重儒經擅專稍芟身奇詩毫石蓮庶工述懷亭鄣銅鏡痛咽咽退色誣僞下次人等夏箭遐篇協光紀心弛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