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開羅的意思、開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開羅的解釋

(1) [Cairo]

(2) 埃及首都。位于尼羅河畔。重要交通樞紐。人口 600 萬(1978),連郊區共 800 萬(1976)。該城建于 969 年

(3) 美國伊利諾伊州城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開羅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開羅”(Kāi luó)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首都,位于尼羅河三角洲南端,是非洲及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作為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指代這座具有悠久曆史的國際大都市,常作為埃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代稱。

二、詞源與構成

“開羅”為阿拉伯語名稱“القاهرة”(al-Qāhirah)的音譯,原意為“勝利者”或“征服者”。該譯名自古代漢語文獻沿用至今,符合漢語對外來地名“音譯為主”的轉寫規則,如《明史》中已出現相近譯法。其構詞由動詞性語素“開”與名詞性語素“羅”組合,形成固定地理名稱,無字面引申義。

三、地理與文化特征

開羅地處亞非歐交通樞紐,擁有超過兩千年曆史,現存吉薩金字塔群、薩拉丁城堡等世界文化遺産。現代漢語語境中,“開羅”常關聯以下特征:

  1. 文明象征:作為古埃及文明與現代阿拉伯文化的交彙點;
  2. 國際職能: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所在地,中東重要國際會議舉辦地;
  3. 城市景觀:尼羅河貫穿城區,形成“千塔之城”(指清真寺密集)的獨特風貌。

權威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開羅”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開羅”主要有兩個含義:

  1. 埃及首都:非洲及阿拉伯世界最大城市,位于尼羅河畔,是埃及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古城()。
  2. 美國伊利諾伊州城市:同名城市,但具體信息較少提及()。

二、埃及開羅的詳細信息

  1. 曆史與名稱來源

    • 古稱“城市之母”,公元前約3000年已有聚落。公元969年,法蒂瑪王朝在此建立新首都,阿拉伯語名“卡海拉”(قـــاهــرة),意為“征服者”()。
  2. 地理位置與人口

    • 位于尼羅河三角洲頂部,是埃及北部交通樞紐。人口約1500萬(1993年數據),含郊區則達2000萬以上()。
  3. 文化與經濟地位

    • 全國約1/3工業集中于此,包括紡織、食品、家電等産業。作為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中心,融合了東西方建築風格,如新城區高樓與老城清真寺并存()。
  4. 著名景觀

    • 擁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薩拉丁城堡等世界級古迹,旅遊業發達()。

三、其他語境釋義

四、參考資料

如需了解更多,可查閱漢典、滬江詞典等高權威性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嬌安履百無聊賴白招矩包月贲育之勇徧服駁榜采獵乘堅伺隙宸算藂林促界大岯登眺鬥蝸角耳環爾刻放虎自衛咈逆剛好幹枝敢隻是格擊阖椟後者蕙問胡夷魚駕頭雜劇寂寂救難解危妓筵局家拒塞可意孔翠誇邁龍忌麻查枚筮耐辛苦迫诘棄家蕩産齊較其奈我何秋魄驅羊聖業神化沈卧市井徒曙更挑雪填井頭羹土改枉賊舞鳳霞峯霄崖嘯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