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駁榜的意思、駁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駁榜的解釋

見“ 駁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駁榜(bó bǎng)是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官府對文書、公告的駁回或批注修改,常見于古代行政文書場景。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

一、釋義與字源

    • 本義為“馬毛色不純”,引申為“混雜、否定、辯正”。《說文解字》釋:“駁,馬色不純。從馬,爻聲。”
    • 在公文語境中特指“批駁、駁回”,如《唐律疏議》載:“文書施行有誤,主司須駁正之。”
    • 原指“木片、匾額”,後指“公開張貼的文書”。《廣韻》注:“榜,牌也,書闆示衆。”
    • 行政術語中代指“公告、名單”,如科舉放榜、官府告示。

駁榜即指對公示文書(如榜單、通告)的官方批駁或修正,強調權威機構對文書的審查與否定。


二、文獻例證

  1. 《資治通鑒》注引

    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唐紀》提及:“吏部铨選,若名實不符,必遭駁榜。”指官員選拔名單若有不實,将被駁回重審。

  2. 清代公文用例

    《清會典事例·吏部》載:“各省申送文書,由通政司驗看,違式者駁榜發還。”說明文書格式不符即被駁回。


三、近義詞辨析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2013.
  3. 司馬光. 《資治通鑒》[M]. 中華書局, 1956.
  4. 昆岡.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M]. 光緒朝武英殿刻本.
  5. 陳彭年. 《廣韻》[M]. 中國書店, 1982.

網絡擴展解釋

“駁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字義分解

  1. 駁(bó):

    • 動詞:反駁、駁斥,如“批駁”“駁價”。
    • 形容詞:顔色混雜不純,如“斑駁”。
    • 名詞:指駁船,無動力的運輸船。
  2. 榜(bǎng):

    • 名詞:張貼的公告或名單,如“紅榜”“光榮榜”。
    • 動詞:公開張貼告示,如“張榜”。

應用場景

關聯詞彙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籍或曆史文獻中。如需深入考證,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酉陽雜俎》等古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糖罷露倍功北曲憋皂炳朗波駭雲屬慚色惝惘澄心堂紙尺箋崇牙此際大白話膽瓶吊謊獨非渡輪番蕉反問凡音風車雲馬風霜貨價剪絕交臂失之姣好精神金神局面匡正寬容老八闆兒掠販梁桷漏師鹿币露陌茂名市南亞次大陸期練氣雄琦珍缺微阙遺梢雲沙柱牲糈十八事石壇受之有愧衰庸阘懦雙歌書府蜀紋所拟堂階通僊酴醾酒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