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後以“闔匵”比喻隱居。《晉書·束晳傳》:“鱗翼成而愈伏,術業優而不試。乃欲闔匵辭價,泥蟠深處。”
“阖椟”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本義與構成
由“阖”(關閉、合上)和“椟”(木匣、盒子)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合上匣子”。最初用于描述将物品收納隱藏的動作,例如《論語·子罕》中“韫椟而藏諸”即指将美玉藏在匣中,比喻珍藏寶物。
引申義:比喻隱居
在文獻中,“阖椟”常被引申為“隱居”之意。如《晉書·束晰傳》提到“阖椟辭價,泥蟠深處”,以閉合的匣子比喻賢者隱退不仕的狀态。這一用法強調主動收斂才華、遠離世俗的意象。
文獻出處與權威解釋
中等權威的詞典明确指出其核心含義為“隱居”,而低權威來源側重“隱藏物品”的本義。綜合來看,“隱居”是更被廣泛接受的引申義,可能與古代文人借物喻志的傳統相關。
關聯成語
與“韫椟而藏”“待價而沽”等成語同源,均出自《論語·子罕》典故,形成“藏才”與“出仕”的對比語境。
該詞既可指具體動作(收納藏物),也可喻指抽象狀态(隱居避世),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文獻中的高頻用法偏向後者,體現古代漢語以物喻人的修辭特色。
阖椟,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拆分部首為“阝”和“木”,總共有12個筆畫。該詞來源于《詩經·衛風·木瓜》之中,“阖棠阖椟,瞻彼日曦”的描述,意為敞開的木箱子,引申為心靈開闊、胸懷寬廣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阖椟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字形。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阖椟的字形略有變化。其中,“阖”字的部分常以封閉的箱子形式寫作“閤”,表示木箱被封閉緊密,而“裡面”字形的部分則表示木箱的内部。
以下是阖椟的例句:
1. 他的胸懷如同阖椟,寬廣而充實。
2. 可敬的領導永遠給人一種阖椟的感覺。
3. 他的思維跳脫,像一個阖椟般能夠容納各種觀點。
阖椟的組詞:
1. 阖家:整個家庭,家庭的所有成員。
2. 阖府:大家庭,泛指官員的家庭或財主的府邸。
3. 阖門:封閉的門戶,未開放的狀态。
阖椟的近義詞:
1. 開闊:形容胸襟寬廣,思維開放。
2. 廣博:形容學識廣泛,知識淵博。
3. 遼闊:形容地域或胸懷廣闊,沒有邊界。
阖椟的反義詞:
1. 狹隘:形容心胸狹窄,無法容納他人觀點。
2. 閉塞:形容思想、見識等受限,沒有開放性。
3. 狹窄:形容範圍狹小,沒有廣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