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避開煩難而比賽簡捷。 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下》:“惟小楷試帖,一望可知優劣,不能無偏重之勢,避煩鬭捷,流風相師,久之而考者閲者,皆忘其所以然。”
“避煩鬭捷”是一個漢語成語,其繁體寫法為“避煩鬭捷”,簡體可寫作“避煩鬥捷”。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拼音與結構
二、基本含義 指避開複雜煩難的事務,追求簡單快捷的方法。強調在處理問題時選擇高效、省力的方式,而非糾纏于繁瑣細節。
三、出處與語境
四、用法與辨析
五、例句參考
提示:需注意“鬭”字的書寫與讀音,避免與“鬥”(dòu,争鬥)混淆。此成語強調策略選擇,而非逃避責任。
《避煩鬭捷》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遠離煩惱和紛争,快速行動。這個詞由4個漢字組成:
1. 避(bì):部首辶,筆畫11。表示遠離、躲避。
2. 煩(fán):部首火,筆畫12。表示煩惱、不安。
3. 鬭(dòu):部首鬥,筆畫20。表示戰鬥、争鬥。
4. 捷(jié):部首手,筆畫11。表示快速、勝利。
《避煩鬭捷》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典故和文獻中。它常被用來指導人們遠離煩惱和争鬥,以積極快速的行動解決問題。
在繁體字中,《避煩鬭捷》的寫法為「避煩鬭捷」。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可能出現字形的變化和差異。《避煩鬭捷》在古代可能會以不同的寫法出現,但其基本的意思和拆分部首和筆畫仍然保持一緻。
以下是《避煩鬭捷》的例句:
1. 他避煩鬭捷地解決了公司面臨的困境。
2. 她在避煩鬭捷中赢得了競争對手的尊重。
3. 快速行動是避煩鬭捷的關鍵。
與《避煩鬭捷》相關的組詞有:
1. 避難而入:遠離危險、投入安全的地方。
2. 鬭志淩雲:奮勇争鬥,立志超越。
3. 捷足先登:行動迅速的人先于他人到達目的地。
近義詞:避禍求福、迅速行動。
反義詞:束手待斃、煩惱紛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