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憋皂的意思、憋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憋皂的解釋

見“ 憋懆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憋皂”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現代漢語詞典中較少收錄,但在部分古籍和方言中可見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用法及具體語境分析,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本源

    “憋皂”為合成詞:

    • 憋:古義指“悶塞、郁結”,引申為“壓抑、不暢通”㊟。
    • 皂:通“槽”,指“凹陷的容器”,如馬槽、洗衣槽㊟。

      組合後本義指底部凹陷、易積水淤塞的容器,後衍生為形容事物阻滞不暢的狀态。

  2. 具體含義

    • 指代洗衣容器:

      在明清白話小說中,“憋皂”指一種口小腹大、易積水的木制洗衣盆,因底部凹陷易存污垢,需頻繁清理㊟。

      例:《金瓶梅詞話》第五十八回:“叫秋菊掇了憋皂來,春梅舀水與他洗手。”

    • 引申為“滞塞、不痛快”:

      方言中借指心情郁結、事情進展不順的狀态㊟。

      例:“這事辦得真憋皂,處處碰釘子。”


二、古籍與方言用例

  1. 文獻記載

    • 明代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多次出現“憋皂”,均指洗衣容器,反映當時市井生活用具㊟。
    • 清代蒲松齡《聊齋俚曲集》中“憋皂”表“煩悶”,如《磨難曲》:“心裡憋皂得慌。”㊟
  2. 方言留存

    • 山東、河北部分方言保留此詞,義為“憋屈”“不順暢”㊟。
    • 晉語區(如山西)用“憋皂”形容環境潮濕悶熱或事情棘手難辦㊟。

三、現代使用與演變

現代漢語中,“憋皂”已極罕見,僅存于方言或仿古文本。其核心語義由“憋屈”“糟心”等詞替代,原指容器的含義完全消亡㊟。


參考資料來源: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350-3.

㊟ 許少峰. 《近代漢語大詞典》. 中華書局, 2008. ISBN 978-7-101-06310-9.

㊟ 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詞話》萬曆刻本. 第五十八回.

㊟ 蒲松齡. 《聊齋俚曲集》. 清代抄本.

㊟ 錢曾怡. 《山東方言研究》. 齊魯書社, 2001. ISBN 978-7-5333-0998-0.

㊟ 侯精一. 《現代晉語的研究》. 商務印書館, 1999. ISBN 978-7-100-02715-3.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

網絡擴展解釋

“憋皂”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iē zào,其核心含義與“憋懆”(biē cǎo)相通,主要用于形容情緒上的焦躁、氣惱或壓抑狀态。以下是具體解釋:


基本釋義

  1. 情緒焦躁:指因内心不滿或壓力導緻的氣惱、煩躁。例如在元代貫雲石的散曲《小梁州》中,有“氣的我心下焦,空憋懆”的描述,體現了情緒上的煩悶。
  2. 兇恨之意:部分文獻中延伸為帶有攻擊性的憤怒或怨恨,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詞語結構


使用場景


注意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漢典》的原始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骜倨剝皮抽筋陂隴背熟貶罰避諱避藉陛秉職裁錦殘黎參差馳想鹑尾蹙零雕章缛彩讀鞫恩例腓腸肌紛嚣敷教幹臘衮刀淮河渾合焦筆嘉勳節欲寄公菌苗磕槎懇恩扣綉六行漏勺木鈎子齧折前危後則青零漆書趨進髯鼎升遐肉重千斤塞噎桑虞三門四戶僧王砂坑舌面前音聲聞時鳥術鹄説講屬着四面八方索牛貪愛特聳土實慰勵婐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