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秉職的意思、秉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秉職的解釋

猶言忠于職守。 漢 馬融 《忠經·百工章》:“動則有儀,秉職不回,言事無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秉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秉持職務、執行職責,強調在擔任職位時恪守本分、履行職責的态度。以下從釋義、字源、用法及權威引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秉職(bǐng zhí)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秉職:奉行職守;履行職責。

    引用:

    “官吏秉職,務在奉公。”(《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2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來源:漢語大詞典數據庫(需訂閱訪問)

  2. 《辭源》(第三版)

    釋義側重古代官制語境,指官員恪守職責,不徇私枉法。

    例證:

    “秉職循理,可為治世之臣。”(《辭源》第3冊,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45頁。)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強調“秉”的“執持”本義與“職”的公務屬性結合,指向公正履職的行為準則。


三、用法與語境


四、文化内涵

“秉職”蘊含儒家“忠信”思想,體現傳統吏治文化中對責任倫理的重視。如《周禮》強調“以官成治萬民”,要求官吏“正其義不謀其利”,與“秉職”精神一脈相承。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4. 《後漢書》《漢書》相關篇目(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秉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忠于職守,強調履行職責時的認真态度和原則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東漢馬融的《忠經·百工章》:“動則有儀,秉職不回,言事無憚。”,意為行動有規範,堅守職責不偏私,敢于直言進谏。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現代應用

現代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強調職業操守,例如:“公職人員應秉職盡責,服務民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忠經》及相關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奧地利帝國澳甲保強别卻菠菜慘不忍睹慚怒池灰竄徙脞說登翼釘铨煩壅風規膚撓虙戲遘時龜符海凫橫被回去惠育溷然佳績腳綳教坊竭精進艸盡敵饑疲可擦擦懶怠勞心苦思獵獲厲精利惹名牽劉白留芳百世劉裕流征羅鉗吉網率更體梅飙南柯太守稫稄普爾錢乾乾僑僦齊皷清旻秦皇島市人工授精認真如虎傅翼上下翻騰土蓄望外無胫而走吾們嘯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