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拘繩的意思、拘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拘繩的解釋

拘泥于成法。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墓銘辨例》:“末學拘繩,少見多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拘繩"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單字本義及曆史語用分析。"拘"字本義指限制、約束,《說文解字》釋為"止也"(來源:《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漢語大詞典》載其引申義包含"受制于禮法"(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繩"字本指繩索,《禮記·缁衣》有"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故君子多聞,質而守之;多志,質而親之;精知,略而行之。《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一也。'《君陳》曰:'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鄭玄注"行有格"為"行有法度",孔穎達疏以"繩"喻法度(來源:《十三經注疏》)。

二字組合使用時,"拘繩"可理解為受成文法規或傳統禮法約束的狀态。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故欲嚴刑賞,必自大臣始"的奏議中,暗含對"拘繩"于法的政治訴求(來源:《張太嶽集》卷三十六)。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釋"拘"時,特别強調"今之行事不得自由謂之拘",可視為對該複合詞社會意義的延伸闡釋(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網絡擴展解釋

“拘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拘泥于成法
指被傳統規則或既定方法束縛,缺乏靈活變通。該釋義源自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墓銘辨例》中的例句:“末學拘繩,少見多怪。”

二、其他釋義

在部分文獻中,“拘繩”還被解釋為“兩頭有搭鈎的繩子”,如元代《漁樵記》提到的打柴工具。但這一用法較為罕見,且權威性較低,可能屬于古代方言或特定語境下的含義。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百無一能把麻闆牙不複堪命藏否床榻棰毆蛋殼媠岀恩愛高才生更進一竿光火盜桂子蘭孫谷碌碌過五關斬六将國胤鴻漸之翼黃氅花梢骥伏濟良所禁月明究盡酒勢據鞍老實圪蛋美芹穈黍民望磨不磷,湼不缁納福傩逐女主朋簪片紅平波芘依跒跁七科驅齡撒鴨子沙隄山父上刀山善曉生肌生皮獅子骢水心黍穰私谥踏踘逃傷鐵節鞭提提威讋飨勞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