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刀山的意思、上刀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刀山的解釋

比喻置身于極其艱難危險的境地。 江地 《撚軍史初探·論後期撚軍戰争》:“在 河南 做官好比上刀山, 清 吏人人視為畏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上刀山”一詞包含字面意義和比喻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字面意義(傳統民俗技藝)

  1. 定義與形式
    “上刀山”又稱“爬刀梯”,是中國苗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絕技。表演者赤腳攀登由鋒利鋼刀組成的梯子,刀刃朝上,腳底卻絲毫無損。刀梯通常高約18米,由36把刀(特殊場合用72把)固定在木柱上,刀刃平放或交叉排列。

  2. 儀式流程
    活動分為祭梯、立梯、爬梯、收梯四部分。表演前需焚香祭拜,衆人合力豎立刀梯;表演者以敏捷動作上下攀爬,甚至展示淩空翻滾等高難度動作,最後展示無傷痕的手腳以示成功。

  3. 文化起源
    傳說源于古代将軍張興武為除暴安良,率兵以人梯攻城的典故,後人将36名士兵演變為36把鋼刀,形成紀念性民俗活動。


二、比喻義

比喻置身于極其艱難危險的境地,常見于文學表達。例如清代文獻記載“在河南做官好比上刀山”,形容處境艱險。


三、相關文化背景


注意事項:該表演危險性極高,需專業訓練,普通人不建議模仿。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地方民俗志或權威文化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刀山

《上刀山》是一個成語,拆分部首為「上」和「刀」,總共有7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淮南子·人間訓》:“上山打虎,沒完沒了。” 即意味着上山殺虎是一項危險的任務,充滿了困難和風險。

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上刀山」,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上刀山」這個成語的寫法并沒有特定的規定。漢字演變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字體和書寫方式,所以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以下是一個關于「上刀山」的例句:

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上刀山的任務,證明了他的勇氣和決心。

與「上刀山」意思相近的成語有「舍利求火」、「逆水行舟」等。而與其意思相反的成語包括「如魚得水」、「得寸進尺」等。

以下是一些由「上刀山」組成的詞語:

1. 上刀山下火海: 比喻處境險惡,遇到将要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情況。

2. 上刀山下油鍋: 比喻兩難境地,陷入進退兩難的苦惱。

3. 上刀山求活: 比喻在危險或困難的情況下采取行動來尋求生機。

總結來說,「上刀山」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進行危險且困難重重的任務。它的寫法在古代并沒有固定規定。與之意思相關的成語有「舍利求火」、「逆水行舟」,反義詞包括「如魚得水」、「得寸進尺」。有許多由「上刀山」組成的詞語也衍生出來,比如「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油鍋」和「上刀山求活」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