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黍稈。
“黍穰”是漢語詞彙,指黍子(一種谷物)的稭稈,即黍脫粒後的莖稈部分。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穰”的其他引申含義,可參考古代農書或訓诂學文獻。
《黍穰》是一個代表豐收喜慶的詞語,意為豐收的莊稼。黍是一種古代的糧食作物,穰意義則是作物顆粒豐滿,收獲豐盛。
《黍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
黍:黑,禾
穰:禾,穴,禾
《黍穰》這個詞語出自《詩經·國風·秋風》中的一句詩,“黍稷稻粱,菽藿麥黍,稷稻菽麥”。這句詩描繪了豐收的農田景象。
《黍穰》的繁體字是「黍穰」。
在古代,黍穰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黍的古字形為「禾+居」,穰的古字形為「禾+火」。
1. 豐收的秋天,田野裡金黃的黍穰燦爛喜慶。
2. 農民們辛勤勞作,換來了豐收的黍穰。
3. 這片土地誕生了黍穰的豐收,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1. 黍稻:黍與稻的合稱,指各種糧食作物。
2. 穰區:指豐收的農田地帶。
3. 麥黍:指麥和黍兩種作物。
1. 豐收:指收成豐富,莊稼成熟。
2. 豐盛:指數量多,充足豐滿。
3. 豐碩:指成果或産物豐滿富饒。
1. 荒涼:指土地荒蕪,莊稼收成不好。
2. 貧瘠:指土地貧乏,莊稼長勢不好。
3. 歉收:指收成不如預期或不豐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