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雅的人或事。 明 胡應麟 《詩薮·閏馀上》:“自餘二三雋流,或以詞見,或以學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四:“剏 學海堂 ,提唱雋流,扇揚雅道。”
“隽流”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ùn liú,具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需要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詩薮》《郎潛紀聞》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
《隽流》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美麗的流動或優雅的流動。
《隽流》的部首是水,共12個筆畫。
《隽流》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毛詩·大雅·隽永》中的一句詩句:“如泛若星隽,如彈如雨止。”這句詩形容水流優美、流動如星光閃爍,逐漸演變成現代表達美麗流動的詞語。
《隽流》的繁體字為「雋流」。
《隽流》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沒有找到确切的資料,需要進一步研究。
1. 河水在山谷中隽流,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2. 清晨的湖面上,柔和的陽光使水面上的漣漪更加隽流。
1. 隽美:形容美麗動人。
2. 流動:表示事物不停地往前推進。
3. 隽永:形容優雅且持久。
1. 流暢:形容行進、流動的過程順暢。
2. 飄逸:形容柔美、優雅的姿态或動作。
1. 枯澀:形容不流暢、不優雅的流動。
2. 緩慢:形容行進、流動的速度較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