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止息。《楚辭·九辯》:“衆鳥皆有所登栖兮,鳳獨遑遑而無所集。” 晉 潘嶽 《******賦》:“雀群飛而赴楹兮,雞登栖而斂翼。”
“登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止息”,即停留、休息之意。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根據多個詞典釋義(、、),“登栖”由“登”與“栖”組合而成:
組合後,“登栖”強調“到達某處并停留”,常見于古文中的比喻用法。
該詞在古典文學中多次出現:
“登栖”多用于詩詞或文言文,現代漢語已罕用。其近義詞包括“栖息”“止息”,反義詞如“漂泊”“流離”。
需注意該詞屬于生僻詞彙,日常交流中建議使用更通用的“栖息”“停留”等替代。若需深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楚辭》相關注解。
《登栖》這個詞是指上高山或爬樹等動物占據栖息地,也可以形容人類爬上高山或樹木。
段落2:拆分部首和筆畫《登栖》這個詞的部首是“癶”(頭部),它的筆畫數是7。
段落3:來源和繁體《登栖》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它的簡化字形态為“登栖”,沒有繁體字形态。
段落4: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登栖》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變化。
段落5:例句例句1:鳥兒在樹上登栖。
例句2:冒險家們常常登栖于高山峰頂。
段落6:組詞組詞1:登山(dēng shān)
組詞2:栖息(qī xī)
段落7:近義詞近義詞:登高、攀爬
段落8:反義詞反義詞:下降、落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