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名。 周公 旦 之子。《书·君陈序》:“ 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 ,作《君陈》。” 孔颖达 疏:“ 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 。顽民既迁, 周公 亲自监之。 周公 既没,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礼记·坊记》“ 君陈 曰” 汉 郑玄 注:“ 君陈 ,盖 周公 之子, 伯禽 弟也。”后因以喻皇家之重臣。 唐 杨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诗:“天眷 君陈 久在东,归朝人看大司空。”
“君陈”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可从以下两个主要角度展开:
身份背景
君陈是西周时期的重要人物,本名姬陈,“君”为尊称。他是周公旦(周武王之弟,西周开国元勋)的次子,鲁国第一任国君伯禽的弟弟。
历史职责
周公去世后,周成王命君陈接替其父职务,治理东郊成周(今洛阳一带),负责管理殷商遗民和巩固周王朝统治。此举体现了周王室对周公家族的信任,也说明君陈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尚书·周书》中有一篇名为《君陈》的文献,主要内容是周成王对君陈的任命和训诫:
核心内容
成王告诫君陈要以德治国,遵循周公的教导,如“至治馨香,感于神明”(德政的馨香能感动神明),并强调“尔惟风,民惟草”(君主如风,百姓如草,上行下效)的治国理念。
历史意义
该篇章记录了西周初期政治思想,尤其是“明德慎罚”的执政方针,对后世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唐代诗人杨巨源在《薛司空自青州归朝》中以“君陈”喻指皇家重臣,可见其名在后世成为忠臣能吏的象征。这种用法体现了历史人物对文化符号的深远影响。
《君陈》是一个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君(jūn)意为“君主、君王”;陈(chén)意为“陈述、呈现”。因此,《君陈》的意思为君主陈述或君王呈现。
君:部首口,总笔画7;陈:部首阝,总笔画11。
《君陈》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可以追溯到《史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在繁体字中,君写作「君」,陈写作「陳」。
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君陈也有一些古时候的写法。君可以写作「㞢」或「㚣」,陈可以写作「襯」或「謲」。
以下是一些使用《君陈》的例句:
1. 君陈国事,明辨是非。
2. 朝廷上的君陈文书内容详实清晰。
3. 君陈座右铭,以激励人民。
4. 君陈所思所念,深深地感动了臣子们。
君临、陈述、明陈、陈设。
呈述、陈列、君王陈述。
倒退、收回、隐瞒。
百无一失半汉把浅杯水舆薪宾人不堪言状才疏计拙仓实嘲啁倒履仿行分委俯拍高颿弓旌宫帷果必胡浪浑敦氏捡漏角尺挢挢计设看长酷法鍊砂理乐黎祁六房贸卜冒碰苗民木掀囔囔突突南乌攀花问柳炮火笸篮七八下里人灵柔桡三庚神橱神医守阍恕宥损撤泰室堂廉摊书傲百城铁锹擿伏发奸体知退迹唾背跎汉危嶪侮物五香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