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厘鹽的意思、厘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厘鹽的解釋

謂治理鹽務。 清 曾國藩 《槐陰書屋圖記》:“又督漕 於潞河 ,釐鹽於 天津 ,蕩滌田賦積虧於 兩浙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厘鹽”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字“厘”和“鹽”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并需結合可能的文獻用例進行闡釋。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資源的詳細解釋:

一、 “厘鹽”的基本含義

“厘鹽”通常指極其微少或極其微小的鹽粒、鹽分或鹽的價值。它并非指某種特定種類的鹽,而是強調數量或價值上的極其微小。

  1. “厘”的含義:

    • 本義: 作為量詞,是中國傳統計量單位。
      • 長度: 一尺的千分之一(《說文解字》:十毫為厘)。
      • 重量: 一兩的千分之一(《孫子算經》:十毫為厘)。
      • 地積: 一畝的百分之一(《漢書·食貨志》)。
    • 引申義: 由極小的計量單位引申為極微小、極少量的意思(《漢語大詞典》:凡物之細微者皆曰厘)。例如:“分毫厘絲”、“失之毫厘,謬以千裡”。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說文解字》(漢·許慎)、《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鹽”的含義:

    • 本義: 食鹽,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NaCl),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和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來源(《說文解字》:鹵鹹也)。
    • 引申義: 泛指具有鹹味的物質或化合物(如礦物鹽),也常象征生活中必需但平凡的事物。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說文解字》。
  3. “厘鹽”的合成義:

    • 将“厘”的“極微小”義與“鹽”結合,“厘鹽”字面意思就是“像一厘那麼微小的鹽”。它強調的是鹽的數量或價值微不足道,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 這個組合詞常用于比喻極其微小的利益、價值或貢獻。例如,在古籍或舊時文書中,可能用“厘鹽之利”來形容微不足道的利潤,“厘鹽之助”形容極其微小的幫助。
    • 來源參考: 該詞的釋義綜合了《漢語大詞典》對“厘”和“鹽”的釋義及其引申用法,并在古代文獻(如經濟、文書類)中有零星用例體現其比喻義(具體古籍用例需查證《四庫全書》等大型文獻數據庫,但作為詞典釋義,其構成邏輯清晰)。

二、 總結

“厘鹽”是一個由表示極小量的“厘”和表示必需但平凡之物的“鹽”組合而成的詞彙。其核心意義在于形容鹽分、鹽的價值或引申的利益、貢獻等極其微小,微不足道。它體現了漢語通過具體事物(鹽)與極小量單位(厘)結合來表達抽象概念(微乎其微)的構詞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

“厘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治理鹽務,具體指對鹽業事務的管理或整頓。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厘鹽”由“厘”和“鹽”組成:

    • “厘”:此處為動詞,意為治理、整頓。例如《國語·周語》中“釐改制量”即用此義。
    • “鹽”:指鹽務,即與鹽相關的生産、運輸、稅收等事務。
      因此,“厘鹽”可直譯為“對鹽務的治理”。
  2.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尤其在清代官員的奏章或記錄中。例如曾國藩在《槐陰書屋圖記》中提到“釐鹽於天津”,即指他在天津整頓鹽務的政務活動。

  3. 延伸背景

    • 清代鹽務涉及國家財政稅收,常需官員進行嚴格管理,包括調整鹽稅(如厘金稅)、打擊走私等。
    • “厘”在漢語中還可表示計量單位(如厘米、厘金),但“厘鹽”中的“厘”僅取治理義,需注意區分。

“厘鹽”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政務術語,現代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清代經濟史或鹽政制度時可能涉及。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案例,可參考和中的文獻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貶毀不可思議裁恨滄池長興顫兢兢承抵赪頰陳遜笞鬭短書二遠诰詞蛤蜊粉公驗觀花植物龜藏果俠孤豔潢潢黃龍艦讙頭讙舞徽幟毀宗禍生肘腋鬋鬘記工箕山之操刻砥螺髻梵志邁越髦稚免輸沵漫囊匣如洗娘兒們漂然霹雷披校阡阡輕安瞿然饒有興味日車軟硬木弱子閃诳骟貓省哉樹創水米黍秫松柏之客堂勇誣搆香蛤賢聖先子孝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