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軍隊的下級軍官。 巴金 《複仇》:“我所殺過的人除了 魯登堡 還有一個叫做 希米特 的軍曹,我一點也不悔恨。”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五章三:“一個小胡子鬼子軍曹揮着刀狂叫:‘不幹的,死了死了的有!’”
“軍曹”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以下主要釋義:
在舊日本軍隊中,軍曹屬于士官級别中的中士,屬于下士官序列。二戰時期日軍軍銜分為6等16級,具體排序為: 大将、中将、少将 → 大佐、中佐、少佐 → 大尉、中尉、少尉 → 準士官(準尉) → 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 → 士兵等級()。
在軍隊編制中,軍曹通常擔任分隊長,指揮約13人的分隊(含1挺輕機槍和10支步槍)。
在部分語境中被比喻為組織中的基層管理者,取其在軍隊中的管理職能特征。
該詞源于古代軍隊編制術語,日文「軍曹」為漢字借詞專用,中文現代已無實際軍銜對應,主要用于曆史研究和文學創作領域。
《軍曹》(jūn cáo)一詞是指軍隊中的一個軍官職務,通常是獨立連隊的指揮者。
該詞的拆分部首為冖(mì)和人(rén),拆分筆畫共計10畫。
《軍曹》一詞最早源于日本,是從日語中翻譯過來的。在日語中,該詞的讀音為「ぐんそう(gunso)」,意為軍官或軍人。隨着周邊國家對日本軍事制度的了解,這個詞逐漸被引入到其他語言中,包括中文。
《軍曹》的繁體寫法為「軍曹」。
按照古代漢字的寫法,《軍曹》可以用「軍」和「曹」兩個字來表示。
1. 這位軍曹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官。
2. 軍曹帶領士兵們完成了一系列艱巨的任務。
3. 請軍曹向全體官兵宣布重要通告。
1. 軍曹長(jūn cáo zhǎng):連隊級别軍官,指揮着一個連。
2. 軍曹學校(jūn cáo xué xiào):專門培訓軍曹的軍事學校。
3. 軍曹銜(jūn cáo xián):表示軍曹的軍銜稱號。
1. 軍士長(jūn shì zhǎng):與軍曹職務類似的軍銜,多在軍隊中擔負連指揮任務。
2. 伍長(wǔ zhǎng):在軍隊中指揮一個班的士官。
中級軍官、軍尉(jūn wèi):軍曹的上級軍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