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以財貨收買。語出《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
(2).買進。 元 姚燧 《太平宮新莊記》:“為目其諸莊與地在所,及其施入之主之名,自多裒之,以及其寡,今最貨取三千六百五十。”
“貨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該釋義源自《孟子·公孫丑下》中的典故,原文為:“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這裡的“貨取”指通過財物賄賂或收買他人,帶有貶義色彩,強調用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例如:“貨取人心”即指用錢財收買人心。
此義項為中性詞,指通過交易購入物品或資源。如元代姚燧《太平宮新莊記》中記載:“最貨取三千六百五十”,即描述買進行為。現代語境中可延伸為商業領域的采購行為,例如:“貨取原材料”。
補充說明
《貨取》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包含了兩個字:貨和取。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貨:部首為貝,總筆畫數為9。
取:部首為又,總筆畫數為8。
《貨取》是現代漢語詞彙,不存在一定的來源故事。
在繁體字中,貨的寫法為貨,取的寫法為取。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貨可以寫作貨或貝,取可以寫作取或又。
以下是幾個使用《貨取》的例句:
1. 請幫我将這些貨物取出來。
2. 考慮到經濟因素,他将貨品取回了工廠。
3. 這家公司專門從海外采購貨物取到國内銷售。
《貨取》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貨物:指代商品、貨品。
2. 取消:指不繼續、不進行。
3. 取證:指獲取證據。
《貨取》的近義詞:
1. 取貨:指獲取貨物。
2. 卸貨:指卸下貨物。
3. 取得:指獲取。
《貨取》的反義詞:
1. 存貨:指儲存、保留的貨物。
2. 輸送:指運輸、傳送貨物。
3. 存取:指存款和取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