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絕嗣沒有後代。2.指史事頭緒中斷無人繼續撰述。
1.絕嗣,沒有後代。《後漢書·張衡傳》:“ 王 ( 王皇後 )肆侈于 漢 庭兮,卒銜恤而絶緒。” 李賢 注:“絶緒言無後也。” 晉 潘嶽 《哀永逝文》:“啟夕兮宵興,悲絶緒兮莫承。” 南朝 梁 任昉 《為褚谘議蓁讓代兄襲封表》:“且先臣以大宗絶緒,命臣出纂傍統。”
2.指史事頭緒中斷,無人繼續撰述。《通志·總序》:“既無衍文,又無絶緒,世世相承,如出一手。”
“絶緒”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ué xù(注音:ㄐㄩㄝˊ ㄒㄩˋ),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家族或血脈傳承中斷,沒有子嗣延續。
例證:
指曆史事件或學術傳承因缺乏延續者而中斷。
例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後漢書》《通志》等文獻。
《絶續》(絶緒)是一個日本詞語,意思是斷絕、斷絕的線索、斷絕的起源。該詞常用於描述某件事情或某種情感的斷絕、中斷或消失。
《絶續》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糸》和《巨》。糸部表示與絲線相關的意思,巨部表示大、巨大的意思。絶的筆劃有8劃,續的筆劃有9劃。
《絶續》這個詞源於漢字,但是在簡化字中被簡化為《絕續》(絕續)。在繁體字中,基本保持了原來的結構和筆劃。
古時候,《絶續》這個詞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在古籍和碑銘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稍微異於現代的字形,但基本保持了相同的意思。
以下是幾個使用《絶續》的例句:
1. 他們的友誼在大學畢業後絶續了。
2. 她突然絶續了對這個城市的喜愛。
3. 這個品牌的傳統已經絶續很久了。
以下是一些組合詞,包含《絶續》這個詞:
1. 絶續性 - 指某種事物的持續性或延續性被中斷的屬性。
2. 絶續線索 - 指某件事情的線索或起源被斷開或消失。
近義詞:中斷、斷絕、中止
反義詞:連續、持續、延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