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顧讬的意思、顧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顧讬的解釋

亦作“ 顧托 ”。猶囑托。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及其臨終顧託,受遺作相, 劉後 授之無疑心, 武侯 處之無懼色。” 南朝 宋 謝靈運 《折楊柳行》:“還拊幼童子,顧托兄與嫂。” 明 李贽 《初潭集·父子一·二賢子》:“ 混 妻 東鄉君 歎曰:‘僕射平生重此子,可謂知人。僕射為不忘矣!此有俠骨,可以顧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顧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義和語境兩個角度解析:

1. 字義解析

2. 引申義與用法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表達對重要事務的鄭重委托。例如明代《醒世恒言》中“臨終顧讬家事”,強調對身後事的責任轉移。現代語境中,其使用場景已高度收窄,主要出現在特定方言或仿古表述中。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顧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顧讬”是“顧托”的異體寫法,意為囑托、委托,特指将重要事務或責任鄭重地托付給他人。詞中“顧”含有關照、顧念之意,“讬”通“托”,表示寄托、委托。

二、文獻例證

  1. 晉代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記載劉備臨終将國事“顧讬”給諸葛亮(“及其臨終顧託,受遺作相”),體現對托孤重臣的信任。
  2. 南朝謝靈運《折楊柳行》中“顧托兄與嫂”,描寫将幼子托付親屬照顧的場景。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鄭重委托的語境,如:

注意:由于搜索結果均來自低權威性網頁,建議通過《漢語大詞典》《辭源》等工具書進一步驗證釋義。現代漢語中更常用“托付”“委托”等詞彙替代。

别人正在浏覽...

蒼鳥闡拓差署吃相傳譌雕困吊影疊鼓定武石刻翻囤飛播分家析産俘鹵合雒鴻飛霜降宏邈喉急黃輝胡憐漸漬家至戶曉戒牒瘠立竫嘿咎舋君子相康沈苦煎苦厭厭了哨潦泡醴辭利劍離羣索居旅人橋腦兒怕痛怕癢竊笑頃刻花欽限胠箧兒軟座聲名人失言束甲說合睟表祟惡歲寒三友饕風虐雪團體賽尉律違憲污真下半世相乘哮咆霄衢孝裙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