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泊。謂飄轉如同飛蓬。 唐 杜甫 《贈李白》詩:“秋來相顧尚漂蓬,未就丹砂愧 葛洪 。”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引狎》:“誰憐身世漂蓬,每漬素綃有淚。” 明 徐複祚 《投梭記·折齒》:“惜取明時一薦雄,十年書劍任漂蓬。”
“漂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漂蓬(拼音:piāo péng)指漂泊無定、居無定所,常用來形容人像隨風飄轉的蓬草一樣四處流浪,生活不穩定。
“漂蓬”通過自然意象(蓬草)生動刻畫了人生漂泊的狀态,兼具文學美感與情感深度,常見于古典詩詞及曆史文獻中。需注意“漂蓬”與“飄蓬”常混用,二者含義基本一緻,但“漂”更強調漂泊過程,“飄”側重隨風而動的狀态。
《漂蓬》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古代文學和詩歌中,表示漂泊流浪、無根無系之意。
《漂蓬》的拆分部首是“氵”和“艹”,拆分後的筆畫數為9畫。
《漂蓬》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漂”代表漂流、飄蕩,“蓬”代表茅草葉子。合在一起形容人像漂浮在茅草之間,流浪飄蕩,無所依附。
《漂蓬》的繁體字為「漂蓬」。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對于漢字的形态和筆畫有着不同的要求。然而,對于《漂蓬》這個詞來說,它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1. 他從小就是一個漂蓬的人,幾乎沒有停留在一個地方超過幾個月。
2. 在旅途中,他像一片漂蓬,尋找着歸屬感。
漂泊、漂流、漂浮
流浪、逍遙、漫遊
安定、定居、安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