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避殿損膳的意思、避殿損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避殿損膳的解釋

古代國家有災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并損減常膳,表示責罰自己的過失,以期消災除難。 宋 李綱 《貼黃奏議》:“避殿損膳,告于天地宗廟社稷,所以畏天戒也。” 宋 趙昇 《朝野類要·典禮》:“避殿損膳:昔時水旱祈禱未應,并天變星象,邊鄙未寧,則聖上有避正殿、減常膳之謙禮。”《宋史·徽宗紀二》:“﹝ 崇寧 五年﹞乙巳,以星變避殿損膳,詔求直言闕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避殿損膳”是古代中國帝王在國家遭遇災異或重大危機時采取的一種自我責罰儀式,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帝王為應對天災、異象或戰亂等危機,主動離開正殿(象征權力中心)并減少日常飲食,以此表示對自身過失的懲戒,祈求消弭災禍。

具體表現

  1. 避正殿:帝王不再使用象征最高權力的正殿處理政務,改在偏殿或簡樸場所辦公,體現謙卑态度。
  2. 減膳食:降低飲食規格,從日常豐盛的禦膳改為簡樸餐食,表達自我約束與反省。

曆史背景與作用

注意

部分現代解釋誤将其引申為“形容人退縮怕事”,但根據古籍記載,該詞專指帝王禮儀行為,并無此引申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其原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避殿損膳》這個詞起源于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下面是關于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辶、宀、月、⺮(部首四角木) 筆畫:15畫 來源:《莊子·外篇·齊物論》中的一句話:“避殿損膳,樂存而不發積盈。”意思是避開殿堂,防止食物浪費。後來這個詞被引申為避免奢侈和浪費,保持簡樸的意義。 繁體:避殿損膳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該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義一緻。 例句:我們應該避殿損膳,節約使用資源。 組詞:避貧、避難、損害、膳食 近義詞:克己奉公、節儉、簡樸 反義詞:鋪張浪費、奢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