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字畫的末尾處。 宋 曹士冕 《法帖譜系·臨江戲魚堂帖》:“ 元祐 間 劉次莊 以家藏《淳化閣帖》十卷摹刻堂上,除去卷尾篆題而增釋文。” 清 張之洞 《輶軒語·語學》:“是本朝校刻,卷尾附有校勘記。” 葉德輝 《書林清話·唐天祐刻書之僞》:“ 日本 水野梅曉 行笥中有《文選·歸去來辭》,卷尾刻‘ 大唐 天祐 二年秋九月八日 餘杭 龍興寺 沙門 無遠 刊行’字一行。”
卷尾,漢語複合詞,由“卷”和“尾”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本義層面 指書籍或文書末端部分。《漢語大詞典》釋為“書籍或字畫的末尾處”,如古籍裝幀中的“手卷”形制,展開閱讀至末端即稱“卷尾”。此義項可追溯至宋代《文苑英華》所載“題詩卷尾”的典故。
二、引申義項
三、文學修辭應用 古代題跋文化中,“卷尾題”成為特定文體,明代《永樂大典》編纂凡例規定重要典籍需留卷尾空間供批注。書畫鑒賞領域則發展出“卷尾印”傳統,故宮博物院藏《千裡江山圖》便存有多枚曆代藏家的卷尾鑒藏印。
“卷尾”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指書籍或字畫的末尾部分,常見于古籍文獻描述。例如:
該用法在古典文獻和書畫鑒定中較常見,強調文本或藝術作品的末端标識。
指雀形目卷尾科動物,學名Dicruridae,具有以下特征:
古代詩詞中亦有使用該詞,如梅堯臣“為君題卷尾”描述書畫題跋,龔自珍“書卷尾”則指文稿結尾處的題記。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嬖愛兵不厭權赑屃璧趙不住子財齎昌瑞産物誠砺成鹽愁沮黜典詞窮大議東偷西摸法駕導引風癡紛郁高陽酒徒鈎絡帶閨門龜筒故誤疆徼嚼舌膠柱禁網疏闊課業孔雀舞曠女略奪曆始籠馴邈如曠世闵雨棄家蕩産區服屈曲戎落如夫人桑阖商蚷繩樞慎謹詩瘢首夏説到家肅物天罰唾取未成一篑慰結烏天黑地無題(相見時難别亦難)無頭鬼吳音鮮水先意承指小有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