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肅物的意思、肅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肅物的解釋

(1).謂待人接物嚴肅端正。《舊唐書·良吏傳下·薛珏》:“ 建中 初,上分命使臣黜陟官吏,使 淮南 李承 以 珏 楚州 之去煩政簡,使 山南 趙贊 以 珏 硤州 之廉清,使 河南 盧翰 以 珏 之肅物,皆以陟狀聞,加中散大夫,賜紫。”

(2).猶言摧殘萬物。指深秋肅殺之氣使草木凋謝。 宋 張商英 《護法6*論》:“上世雖有三武之君,以徇邪6*惡下臣之請,鋭意剪除,既廢之後,隨而愈興,猶霜風之肅物也,亦暫時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肅物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肅物"一詞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古雅用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肅"字甲骨文象手持杖肅立之形,《說文解字》釋為"持事振敬",本義指莊重嚴謹的态度。"物"在此處特指人,《古代漢語詞典》注:"物,謂人也",如《左傳·昭公十一年》"不能事長君,使二三物請于寡君"即此用法。二字合稱,初指以威嚴态度整饬人事。

二、語義演變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呈現三層遞進含義:

  1. 權威整肅:如《宋書·武帝紀》"肅物則執法如山",強調上位者依法整饬綱紀的治理态度
  2. 自然威懾:唐宋詩詞多引申為秋冬季的肅殺之氣,如李商隱《蟬》"肅物戒成功"喻指秋氣蕭瑟
  3. 道德示範:明清儒學典籍《日知錄》載"君子肅物而自正",主張通過端正儀态感化他人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主要用于特定領域: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版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肅物”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綜合多個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1. 待人接物嚴肅端正
    指為人處世時态度莊重嚴謹,常用于形容官員或士大夫的品行。例如《舊唐書·良吏傳》記載,唐代官員薛珏因“肅物”之德被舉薦升遷。

  2. 自然界的肅殺之氣
    特指深秋時節萬物凋零的蕭瑟景象,強調自然規律的嚴酷性。宋代張商英在《護法論》中以“霜風之肅物”比喻短暫而強烈的摧殘力量。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寶屧不死樹才性常器稱铊稱物重疊創稾楚楚不凡春鋤楮英刺臨磁甖導先鍛造犯諱分床同夢衯衯負乘斯奪浮窳浮蒸鋼化公諸于世怪歎鼾寝和敬懷寵黃粱美夢皇雄謇然僭肖膠淺驚忙戢禦吉州窯圈肥谲妄蓮女靈猋硫酸鋇沒收鬧翻天鲇溜千斤擔欽玩三館蛇米慎夏霜侵説語隋釁縮竄晚秋作物無間香爐峯相踵閑園小過寫憂細高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