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蚷的意思、商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蚷的解釋

蟲名,即馬蚿,又稱馬陸。《莊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 莊子 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商蚷,蟲名,北 燕 謂之馬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商蚷(shāng jù)是古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商蚷指一種生活于潮濕陰冷處的小蟲,多見于古代哲學或寓言文本,常與“夏蟲”類比,象征見識短淺、無法理解超越自身生存環境的事物。

例證:

《莊子·秋水》載:“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笃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此處“夏蟲”即與“商蚷”寓意相通,均指受限于時空而無法認知更高境界的存在)。


二、詞源與古籍依據

  1. 《莊子》中的哲學隱喻

    雖《莊子》原文未直接使用“商蚷”,但曆代注家常以“商蚷”诠釋“夏蟲”之喻。晉代郭象《莊子注》雲:“商蚷馳河,謂小蟲不知海,猶夏蟲疑冰”, 強調其因生存周期短暫(如僅活于夏季)而無法理解冰雪,引申為認知局限。

  2. 《爾雅》與《說文》的旁證

    漢代《說文解字》釋“蚷”為“商何也”,清代段玉裁注:“商何即商蚷,蓋蟲名”。 結合《爾雅·釋蟲》“蚉,齧人飛蟲”,可推知“商蚷”屬細小蟲類,習性畏寒,故與“夏蟲”意象關聯。


三、現代語言學解釋

據《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商蚷釋義為:

“蟲名。生于陰濕之地,遇寒則死。常比喻見識淺陋者。”

此定義延續了古籍中的隱喻用法,強調其作為文化符號的象征意義。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古籍原典
    • [晉] 郭象 注,[唐] 成玄英 疏,《莊子注疏》,中華書局,2011年。
    • [漢] 許慎 撰,[清] 段玉裁 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 現代辭書
    •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 宗福邦 等編,《故訓彙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收錄曆代對“蚷”字的訓釋)。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公開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上述紙質/電子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商蚷”的詳細解釋如下:

詞義與出處
“商蚷”是漢語詞彙,拼音為shāng jù,指一種名為“馬陸”或“馬蚿”的節肢動物。該詞最早出自《莊子·秋水》,文中以“商蚷馳河”比喻不自量力,如:“使蚊負山,商蚷馳河,必不勝任矣”。

現代解釋

  1. 生物屬性:馬陸屬于多足綱動物,體節多且每節有足,常見于潮濕環境,行動緩慢。
  2. 方言别稱:北方燕地稱其為“馬蚿”,粵語中發音為“geoi6”。
  3. 漢字結構:“商”為上下結構,“蚷”為左右結構。

應用與延伸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現代日常較少使用,但可通過《莊子》等典籍了解其比喻用法。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莊子》注釋版本。

别人正在浏覽...

黯舊背襯俵養朝帽城防軍陳天華楚弓楚得楚魂代稱點金乏術鬥柑訪察飛來禍否去泰來臯門關系洪算腳手架敬候舊名臘八蒜蘭譜黎苗躏踐六蠻詈責亂離迷樓瞑氛凄涼犯親土齊齊齊頭鵲聲屈莊宂阘戎旃碝石山貢申旦達夕生榮死衰刷羽數課輸租死将四其禦史酸鳴索瘢苔藓外任微道唯命是聽委至武鬥無慮無思詳華詳切小陽膝行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