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卷甲的意思、卷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卷甲的解釋

收起武裝。謂撤退或休兵。 明 李東陽 《古樂府·馬嵬曲》:“上皇捲甲三川外,父老含悲 興慶 前。” 清 陸次雲 《圓圓傳》:“聞 吳将軍 捲甲來歸矣,徒以妾故,又復興兵。”


(1).卷起铠甲。形容輕裝疾進。《孫子·軍争》:“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争利,則擒三将軍。”《新唐書·王晙傳》:“書未報而虜已叛,乃敕 晙 将 并州 兵濟 河 以讨。 晙 間行,卷甲捨幕趨山谷。”

(2).卷起铠甲。形容敗北投降。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卷甲”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幾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與發音


二、主要含義

  1. 輕裝疾進
    指軍隊卷起铠甲,輕裝快速行軍。例如《孫子·軍争》中提到:“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強調急行軍的戰術。

  2. 敗北投降
    形容戰敗後卷起铠甲投降,如北周庾信《哀江南賦》:“百萬義師,一朝卷甲”。

  3. 收藏兵器/休兵
    指戰争結束後收起武器,如蘇轼《教戰守策》:“天下既定,則卷甲而藏之”。


三、成語典故

作為成語時,“卷甲”特指備戰狀态。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為鼓舞士氣卷甲上陣,後引申為備戰的氣勢。


四、例句參考


“卷甲”需結合語境理解:軍事行動中多為輕裝疾進或投降;和平時期指收藏兵器;成語用法則側重備戰狀态。建議通過古籍或權威詞典(如、2、4)進一步查閱具體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卷甲的意思

卷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用來形容“戰士穿着盔甲時,身體向上蜷曲,使敵人無法攻擊胸部”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卷甲是由“卩”和“甲”這兩個部首組成的字。它的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卷甲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中的《項羽本紀》。文章記載了項羽戰勝趙國時,士兵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将軀幹部分向前彎曲,這樣一來,敵人的攻擊就難以擊中他們的胸部。後來,這種動作被形容為“卷甲”。

繁體

卷甲在繁體中寫作「捲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卷甲的寫法稍有不同。以漢字“卷”為例,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筆劃由「厶」向下延伸成直線,再左折橫過一段。而字形中的「甲」與現代并無太大差異。

例句

1. 戰士們卷甲而立,吓得敵人不敢輕舉妄動。

2. 他們以卷甲之勢,成功抵禦了敵方的進攻。

組詞

卷袖、卷曲、甲胄、甲冑。

近義詞

縮腔、曲頸、彎背。

反義詞

伸胸、展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