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承上啟下。多用于詩文評語。《花月痕》第四五回 清 栖霞居士 評閱:“下半折遙承第十回,以 碧桃 起波,引起下六回文字,亦束上起下必不可少之文。” 蘇轼 《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山如畫” 唐圭璋 釋:“‘江山’兩句,折到人事,束上起下,換頭逆入。”
“束上起下”是一個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該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屬于生僻詞彙,常見于古典文學分析或學術讨論中。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案例,可參考《花月痕》相關評注或古典詩詞解析資料。
《束上起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把上面紮束了或者束縛了,下面卻自由放松開來,形容上下不一緻、不協調。
《束上起下》的拆分部首是“糸”和“立”,總筆畫數為13畫。
《束上起下》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食貨志》:“吾聞客有提百金而備朝服者。則庭中爾曹僮坐易坐,鄉中爾曹僮負田後。義則如此,切勿束上起下。”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了顯得高貴、有地位,奢侈了上半身的衣着,卻忽略了下半身的裝束。後來,人們将其中的“束上起下”作為成語使用。
《束上起下》的繁體字為《束上起下》。
在古代,漢字《束上起下》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較大的變化。
他穿着一身名牌上衣,但是下半身卻是一條破爛的褲子,真是典型的“束上起下”。
- 束縛:限制,約束。
- 上下:整體,全面。
- 起承轉合:指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轉折、發展、變化。
相反、矛盾、不和諧、對立
協調、一緻、和諧、統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