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髓的意思、石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髓的解釋

即石鐘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藥。《晉書·嵇康傳》:“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 烈 嘗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與 康 ,皆凝而為石。” 南朝 梁 沉約 《遊沉道士館》詩:“朋來握石髓,賓至駕輕鴻。” 清 魏源 《黃山》詩之四:“老松生空山,一物無可恃。得天惟雲液,得地惟石髓。”參見“ 石鐘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石髓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名詞,既指自然界的礦物形态,也承載着傳統文化中的意象。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礦物學釋義(地質學術語)

指鐘乳石的别稱,特指石灰岩洞穴中碳酸鈣溶液沉澱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等沉積物。其形态常呈乳白色或淺黃色柱狀、錐狀,斷面可見同心圓狀紋理。《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石髓,即鐘乳石。” 地質學中,此類形成需經曆地下水溶解碳酸鈣後重新析出的漫長過程。

二、傳統文獻中的引申義

古代文獻常将石髓與道教文化關聯,賦予其神秘色彩:

  1. 仙藥意象:道家典籍中視其為延年益壽之物,如《雲笈七籤》載:“石髓金漿,非凡人所得。”
  2. 玉髓代稱:部分古籍誤将半透明的玉髓(石英變種)稱為石髓,如《本草綱目》提及的“石髓”實為瑪瑙類礦物。現代礦物學已明确區分二者:玉髓屬隱晶質石英(化學式:$mathrm{SiO_2}$),而鐘乳石成分為碳酸鈣($mathrm{CaCO_3}$)。

三、文化典故

“石髓”常見于詩詞典故,如唐代詩人盧照鄰《羁卧山中》的“石髓空盈握”,既寫實景又隱喻求仙之志。道教傳說中,仙人王烈于山中得石髓,食之成仙(見《神仙傳》),強化了其文化符號性。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雲笈七籤》(卷七十四,道教典籍)
  3. 《本草綱目·金石部》(李時珍著,明代)
  4. 《全唐詩·盧照鄰集》(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石髓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領域的定義和用途:

一、基本定義

  1. 礦物學定義
    石髓(Chalcedony)屬于隱晶質石英,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SiO₂),是瑪瑙類礦石的學理名稱。其形成與地表隱晶質礦物沉澱有關,具有多樣的外形和顔色,如瑪瑙、玉髓、缟瑪瑙等均屬此類。

  2. 傳統文獻中的定義
    在古籍中,石髓常被等同于“石鐘乳”(鐘乳石),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₃)。古人認為其可入藥或服食,如《晉書》記載嵇康與王烈食用石髓的典故。


二、成分與特性


三、主要用途

  1. 裝飾與工藝
    礦物學石髓因色彩豐富,常用于制作首飾(項鍊、戒指)和雕刻工藝品(佛像、擺件)。
  2. 藥用價值
    傳統石髓(鐘乳石)在中醫中被用于滋陰潤燥、清熱生津,甚至解毒散結。

四、文化典故

古代文獻中,石髓常被賦予神秘色彩。例如:


五、術語辨析

需注意“石髓”在不同語境下的差異:

若需進一步了解石髓的細分種類(如缟瑪瑙、苔藓瑪瑙),可參考礦物學資料或權威百科(如、6)。

别人正在浏覽...

哔剝擘窠大字布絞差科成書馳翔沖克沖溢翠被豹舄叨冒颠瘁頂佛發明創造放射線伏疾福壽綿綿改途狗虱火耕貨人家戶伎能轑飯力倍功半亂代緑柱玉蠻隸美猴王名落孫山木木諾貝爾平展洦洦蒲蔽鉛印騎赤鯉清風朗月清尚氣逆喪事刹末賞激勝朝生客霜臯似曾相識悚懾縮色梯霞通套豚腸草涒灘托援望祈無方之民鼯鼠孝成王小奶奶小站系狗當系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