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标末的意思、标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标末的解釋

樹梢。喻枝節。 清 魏源 《軍儲篇》二:“外洋無透漏之銀,司農無竭蹶之歎,天子不言有無,本強不問标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标末”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釋義可拆解為字源分析與語境應用兩個層面:

一、字義溯源 “标”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木杪末也”,本指樹梢頂端,後衍生出“标志、标準”等含義(《漢語大詞典》第4冊,第1123頁);“末”則指“木上曰末”(《說文解字》),表示事物的尾端部分。二者組合後,“标末”在構詞法上屬于偏正結構,字面可解作“标志的末端”或“标準的細枝末節”。

二、專業釋義 根據《古代漢語疑難詞詞典》(中華書局,2012)的考據,“标末”在明清文獻中多指代非核心要素,如方以智《物理小識》載“辨其标末,則知本根”,此處“标末”與“本根”對舉,特指事物表面或次要部分。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學術領域,喻指系統中處于從屬地位的結構單元。

相關文獻可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數字版)
  2.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電子書庫)

網絡擴展解釋

“标末”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本義及比喻義(主流解釋)

  1. 字面含義
    “标”指樹梢或事物的末端,“末”亦指末尾、枝節。組合後表示樹梢,引申為事物的次要部分或表面現象。
    例如清代魏源在《軍儲篇》中寫道:“本強不問标末”,此處“标末”與“本”相對,強調不要糾結枝節問題,應關注根本。

  2. 引申用法
    可比喻非核心的、次要的内容,如讨論問題時區分“本”(核心)與“标末”(表象)。


二、成語用法(特定語境)

少數文獻(如)提到“标末”作為成語,表示人的資質、才能或地位極差,低于一般水平,其中“标”指标準,“末”指最低點。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典籍中較少出現,可能與方言或特定文獻相關。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清代魏源《軍儲篇》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如盤石懊休本事閟嚴駁映不勞而獲不聊生倉卒禅台成好踹足楚天雲雨打非調溫獨孤笃俗惡食訪貧問苦風移俗易贲軍更革媾合觀察所貴號國妖孤衾合梨河山鴻雁哀鳴漸入佳境簡絲數米矜衒寄蹤看開科教影片卝人涼草鹂鹠羅刹江密靓龐眉黃發飄搖乾姜情之所鐘權橫認頭人亡家破容賢三人為衆山步石鼈食客石研搜山天放體詞通成無胫而來顯功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