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戴帽的意思、戴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戴帽的解釋

亦作“ 戴帽子 ”。1.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宋 戴鼎臣 《東原錄》:“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雲出覆冒其上為雨候。”

(2).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六章:“ 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濟仁 ,是個戴帽富農。”《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個日常生活用語,和‘衣服’‘襪子’一樣的‘帽子’竟變成一個使人膽戰心寒的聲音,這是多麼古怪的曆史現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戴帽"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詞組,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層面:

一、基本字面含義

指将帽子戴在頭上的動作或狀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釋義為"把帽子戴在頭上",這是最核心的物理行為描述。例如:"出門前他仔細戴帽整理衣着"。

二、特殊引申含義

  1. 政治曆史語境

    特指中國特定曆史時期(如反右、文革)對個人進行政治定性(如"右派分子""反革命"等)的行為,屬貶義用法。《漢語大詞典》收錄此義項為"比喻給人加上罪名或不好的名義",如"他被戴帽後下放勞動"。

  2. 教育制度術語

    在當代中國教育體系中專指高校學生因成績不合格導緻的"學業警示"狀态(如"黃帽""紅帽"分級管理制度),屬中性行政術語。

三、文化象征意義

  1. 成人禮儀式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戴帽),《禮記·曲禮》載"男子二十,冠而字",象征社會身份的轉變。

  2. 民族服飾标識

    少數民族常以特定帽飾區分族群身份,如苗族銀冠、回族白帽,具有文化認同功能。

四、現代衍生用法

  1. 網絡流行語

    衍生出"被戴帽子"指感情背叛(綠帽),或"戴高帽"指過度吹捧,體現語義泛化現象。

  2. 行業術語擴展

    金融領域指"戴帽"(ST/*ST)表示上市公司財務異常狀态,屬專業術語借用。


語義演變特征

該詞從具體動作(戴帽)→抽象符號(身份/罪責)→制度标籤(教育/金融)的延伸,折射出漢語"以具象表抽象"的認知特點。當代使用需嚴格區分語境,避免曆史術語的誤讀歧義。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3.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2017年修訂版.
  4. 彭林. 《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中華書局, 2004.
  5. 韋榮慧.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圖典》.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9.

網絡擴展解釋

“戴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及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将帽子戴在頭上,或在一物之上覆蓋他物。例如,宋代文獻記載“朐山戴帽即雨”,描述雲層覆蓋山頂預示降雨的自然現象。

  2. 引申含義
    在政治或社會語境中,指通過定性給人貼上負面标籤,如“戴帽富農”即被劃定為富農階級。這一用法常見于特定曆史時期,帶有污名化色彩。

二、使用場景

三、相關說明

需注意語境差異:在體育領域(如足球),“戴帽”可能指“帽子戲法”,但此含義與上述社會性引申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

百能白宿杯盤狼藉比肩繼踵博古架不料量財虜傳號磁瓶從公叢荟道藝大齋掉罄飯石氛坌風簡風逸凫鴈服玉幹笑拱護鈎股貴忙骨架函封槐衢回陸胡說八道假藉靖冥巾褐謹上積薪據傲來觐兩道頭柳陌花叢猛起綿甲憫惜難友乒乓球運動惬望情敬齊尚阙蠹神方市猾收退水伯水祥說得去天咫塗長望忘象得意問卷調查無媿五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