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仰慕才俊。《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君學成師範,縉紳歸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 李賢 注:“《法言》曰:‘希驥之馬,亦驥之乘;希 顔 之士,亦 顔 之徒。’希,慕也。”按,希,今本 漢 揚雄 《法言·學行》作“睎”。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無希驥之秀質,乏如珪之令望。” 宋 歐陽修 《答太傅相公見贈長韻》:“仰高雖莫及,希驥豈非賢?”
“希骥”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ī jì,主要含義為仰慕才俊。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古籍出處
用法與語境
部分現代解釋(如“期望成為千裡馬”)屬于引申或誤讀,需結合古籍和權威釋義理解。
“希骥”一詞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賢能的推崇,建議在正式語境中沿用其經典釋義,引用時可參考《後漢書》《法言》等文獻。
希骥(xī j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希的部首是彳,筆畫數為4。骥的部首是馬,筆畫數為11。
希骥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楚辭·九歌·湘君》中的一句詩:“彼倚琴以候骥。”這句詩中的“候骥”意為等待駿馬的到來。後來,人們将“候骥”簡化為“希骥”,表示期待和盼望。
在繁體字中,希骥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希骥的形狀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保持了現代寫法的結構特點。
以下是一些希骥的例句:
1. 他的成績一直都不錯,是老師們希骥的學生。
2. 我們希骥着兒子能夠順利通過考試。
3. 他對未來充滿了希骥。
一些以“希骥”為詞根的組詞:
1. 希望
2. 駿馬
3. 盼望
一些與“希骥”相近義的詞語:
1. 盼望
2. 期待
一些與“希骥”相反義的詞語:
1. 失望
2. 絕望
希骥這個詞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好運或成功等的期望和追求,常常用來形容人們希望能夠得到某種好的結果的心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