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鹁鸠的意思、鹁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鹁鸠的解釋

鳥名。天将雨時其鳴甚急,俗稱水鹁鸪。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宛彼鳴鸠》:“鵓鳩,灰色,無繡項,陰則屏逐其匹,晴則呼之。語曰‘天将雨,鳩逐婦’是也。” 宋 陸遊 《平水》詩:“雨霽鵓鳩喜,春歸鶗鴂知。” 清 王時翔 《養蠶謠》:“小婦攜筐襪雀飛,鵓鳩亂啼紫椹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鹁鸠(bó jiū)是漢語中對斑鸠類鳥類的古稱,特指羽毛呈灰褐色、頸後有斑點或帶狀斑紋的鸠鴿科鳥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1. 學名指向

    指代斑鸠屬(Streptopelia)鳥類,如珠頸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因頸後具珍珠狀黑斑得名。古稱“鹁鸪”“勃姑”等,常見于平原、山林地帶。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

  2. 形态與習性

    體長約30厘米,羽色灰褐,鳴聲低沉如“咕咕-咕”。食性雜,以谷物、草籽為食,營巢于喬木或屋檐下,有“雨晴喚婦”的習性(古人認為其鳴叫預示陰晴)。

    來源:《本草綱目·禽部》(李時珍,1596)


二、文化意象

  1. 詩詞中的意象

    鹁鸠鳴叫常關聯田園與風雨,如《詩經·小雅》以“維鵲有巢,維鸠居之”隱喻婚嫁;陸遊《鹁鸠詩》“忽聞雨聲鹁鸠喜”則借其鳴聲抒寫農時。

    來源:《詩經譯注》(中華書局,2015)

  2. 民俗象征

    民間視鹁鸠為“報雨鳥”,諺語“鹁鸠鳴,雨淋淋”反映其與天氣的關聯性。部分地域亦将其視為夫妻和睦的象征。

    來源:《中國民俗大觀》(廣東旅遊出版社,2008)


三、方言别稱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
  2. 李時珍. 《本草綱目》[M]. 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刻本.
  3. 周振甫. 《詩經譯注》[M]. 中華書局, 2015.
  4. 惠西成. 《中國民俗大觀》[M]. 廣東旅遊出版社, 2008.
  5. 許寶華, 宮田一郎. 《漢語方言大詞典》[M]. 中華書局, 1999.

網絡擴展解釋

“鹁鸠”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既指代一種鳥類,也可用于比喻人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面意義(鳥類)

  1. 基本特征
    鹁鸠屬于鸠鴿科斑鸠屬,學名Streptopelia turtur(歐斑鸠),羽毛呈灰色,頸部無花紋。
    其習性獨特:陰雨天會驅趕伴侶,晴天則鳴叫呼喚,故有“天将雨,鸠逐婦”的諺語。

  2. 别稱與習性
    俗稱“水鹁鸪”,因常在降雨前後頻繁鳴叫而得名。陸遊詩句“雨霁鹁鸠喜”便描繪了這一特性。


二、比喻意義(成語)

  1. 核心含義
    比喻輕佻、輕浮之人,尤其用于形容女性舉止不端或不守傳統道德規範。

  2. 使用場景與注意

    • 常見于文學或口語中,含貶義,如:“她行為如鹁鸠,惹人非議。”
    • 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冒犯他人。

三、區分與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生物學特征,可參考鳥類學資料;探究文化寓意,可查閱《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雞年白蠟罷羸八字帖卞克承贽傳卮出梅玳瑁點墨格命罣罳厚葬黃金印滉然徽班混入嚄唶宿将簡澁剪桐角龍積泊寄打禁忌日九重閨紀限儀濟增決囚燈康莊連屋遼越黎弓利灑六騑蝱蠅門箋奈心排教胚層平運氣合清薄毬事榮滋襦褲讴三魂七魄深心士農工商太老爺淘水騰晶缇騎通天筍團團挽毂烏油五運蕭何律枭景徙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