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甕出灌的意思、抱甕出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甕出灌的解釋

抱着水甕去灌溉。比喻費力多而收效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抱甕出灌”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漢語成語,字面意為“抱着瓦甕取水灌溉”,現多用于比喻堅持原始、低效的方法,拒絕接受先進技術或改進措施的行為。這一成語出自《莊子·天地》篇,原文記載子貢見一老人抱甕取水澆菜,子貢建議使用機械提高效率,但老人以“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為由拒絕。

從漢語語義學角度分析,“抱甕”指環抱陶制汲水器具,“出灌”強調從水源處取水澆灌的動作,二者組合構成具象勞動場景。在《漢語大詞典》中,該成語被定義為“比喻安于拙陋,不求改進的保守狀态”。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詞典》中指出,該成語蘊含着道家“絕聖棄智”的哲學思想,常被引申批評因循守舊的工作态度。

在當代語境中,該成語多用于學術讨論、政策分析等領域。如《人民日報》曾引用該典,警示科技創新中“不能抱甕出灌式固守傳統模式”。商務印書館《成語源流大詞典》特别強調,使用此成語時需注意其特定的曆史語境,避免簡單等同于“勤勞樸實”的誤讀。

網絡擴展解釋

“抱甕出灌”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1. 本義
    指抱着水甕(陶制盛水器)從井中取水灌溉田地,形容原始的灌溉方式,需要耗費大量體力且效率低下。

  2. 出處
    源自《莊子·天地》:“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 描述子貢在漢陰遇到一位拒絕使用機械、堅持手工勞作的老人,體現道家“無為”思想中對自然狀态的追求。

  3. 比喻義
    現多比喻做事方法笨拙,付出多而收效少,或形容安于現狀、拒絕改進的保守态度。

  4. 用法與特點

    • 詞性: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
    • 近義詞:抱甕灌園、事倍功半。
    • 反義詞:事半功倍、因勢利導。
    • 示例:現代技術普及後,若仍堅持“抱甕出灌”式的傳統方法,難免被時代淘汰。

該成語既保留了《莊子》中蘊含的哲學反思,也在現代語境中衍生出對低效行為的批評,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變本加厲策筮程式誠直處堂燕雀搓闆蹙繩打典雕栾绮節跌幅度關山恩風馮心佛窟貢職瀚海和盤托出晃闆懽喜回陽齎貣講功簡要嚼本潔婦潔己計交吉裡骨碌盡古急轉彎連褰撩蹶子列爵靈壽杖六學膂力呂牙眉怃俛就靡盬峚山拿準品字梅惬當箐峒侵沮契帖傷損折漕飾兵時因贖國厮打檀主鐵錢蕨舞劇嗚咽香象小夫人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