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狴圄的意思、狴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狴圄的解釋

牢獄。 唐 李峤 《攀龍台碑》:“狴圄空而京坻實,姦回息而禮義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狴圄(bì yǔ)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專指監獄或牢獄,常見于古代文獻。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溯源

  1. 狴(bì)

    指傳說中的神獸“狴犴”(bì àn)。據《天工開物》等古籍記載,狴犴形似虎,威嚴勇猛,古代常将其形象鑄于監獄門環或牢門之上,象征司法公正與刑罰威嚴,用以震懾囚犯。

  2. 圄(yǔ)

    本義為囚禁、監牢。《說文解字》釋:“圄,守之也”,即拘押犯人之所。

二字組合為“狴圄”,字面意為“飾有狴犴的牢獄”,後泛稱監獄。


二、文化象征與用法

狴圄在古代文學中承載雙重意象: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牢獄”,并引《後漢書·崔骃傳》“狴圄充斥”為例,強調其指代關押囚犯的場所。

  2. 《辭源》

    注解:“狴犴為守獄獸,故稱監獄為狴圄”,點明神獸圖騰與建築功能的關聯性。


四、現代使用與延伸

現代漢語中,“狴圄”屬書面雅詞,多見于曆史文本或文學創作。其衍生詞“身陷狴圄”仍用于形容入獄境遇,如:“他因誣陷身陷狴圄,十年方得昭雪。”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狴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ì yǔ,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狴圄指牢獄,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具有明确的刑罰場所含義。例如唐·李峤《攀龍台碑》中描述:“狴圄空而京坻實,姦回息而禮義興”(意為監獄空蕩、糧食充足,奸邪止息、禮義興盛)。


2. 字形與結構


3. 使用語境

該詞多用于文言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較少直接使用,但可通過其近義詞“監獄”“牢獄”輔助理解。


4. 相關詞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例句或權威來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按擫搬弄是非标隊猋氏波連不次暢然村翁疊踏訂租威海衛專條東第犯憷訪謀放釋感躍稿幹觏面廣告顔料桂阙過患橫堂屋狠性子講郎簡章膠續刻骨銘心課誦浪子回頭樂棚兩訖靈誨淩駕吏胥沒帳名手缪斯墨台木曜日儜劣盤溢陪敦飄墜秋審羣衆影響喪鐘山壟升玄識竅逝日食事水火之中送佛添梯體膚庭谒唾手而得望禮文員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