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膏秣的意思、膏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膏秣的解釋

膏車秣馬。常泛指車旅津貼。 清 恽敬 《與姚秋農書》之三:“并告以所攜已多,不可復加,此處不再加膏秣,意欲阻其豪興。” 清 馮桂芬 《重建吳江松陵書院記》:“撥四百十九畝有奇,選董徵租,春關秋賦,資以膏秣之外,為文童縣試卷資。”參見“ 膏車秣馬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膏秣"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特征的複合詞,由"膏"和"秣"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記載其本義指飼養牲畜的飼料與草料,其中"膏"特指油脂類精飼料,"秣"則指喂養牲畜的草料,二者合稱代指全套飼養物資。該詞最早見于《宋書·張暢傳》"橐駝馬驢,皆為國用,膏秣充給"的記載,生動展現了古代畜牧經濟中對牲畜養護的精細化管理。

在構詞法層面,"膏"作為名詞時多指油脂(《說文解字·肉部》:"脂也"),引申為滋養之物;"秣"本義為喂馬的飼料(《說文解字·禾部》:"食馬谷也")。二者通過并列結構構成新詞,符合古漢語"同類相合"的構詞規律。元代文獻《元史·兵志三》"凡秣馬之具,駝馬之飼,膏秣刍茭"的記載,印證了該詞在軍事後勤中的重要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隨着現代漢語的發展,"膏秣"已逐漸被"飼料""草料"等通俗詞彙取代,主要保留在曆史文獻研究及古籍整理領域。北京語言大學漢語研究所在《古代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中指出,這類專業畜牧詞彙的消亡與生産方式的變革直接相關。

網絡擴展解釋

“膏秣”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含義
    由“膏”和“秣”組成,字面指潤滑車軸(膏車)與喂馬飼料(秣馬),合稱“膏車秣馬”,即準備車馬出行前的必要工作。後引申為車旅津貼,即旅途中的費用或補給。

  2. 引申用法
    在清代文獻中,“膏秣”多指代公費或資助,例如:

    • 恽敬《與姚秋農書》提到“不再加膏秣”,意為不再增加旅途費用;
    • 馮桂芬《重建吳江松陵書院記》記載将部分收入用于“膏秣”,即補貼書院開支。
  3. 單字解析

    • 膏(gāo):油脂,引申為潤滑、滋養;
    • 秣(mò):牲口飼料,如“厲兵秣馬”中的用法。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曆史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熬然百分之百夫白馬氐百鐘巴牋筆伐口誅筆偈避兇趨吉疇匹創出電子論豆火斷褏煩委付出覆窠體寡嬸寒耕熱耘河門護助檢求監刑郊遊解結錐金符經總錢铓氣沒準兒迷你碾坊平賈破丢不答破口大罵迫懾剖露蒲蘆棄孩七十二子丘山之功仁弱孺子善敗由己生肩拾沒世用鼠婦疏嬾淑容天忌推伏外慕亡論違滅葨芝文實沃灑夏播下廚躧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