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秣的意思、膏秣的詳細解釋
膏秣的解釋
膏車秣馬。常泛指車旅津貼。 清 恽敬 《與姚秋農書》之三:“并告以所攜已多,不可復加,此處不再加膏秣,意欲阻其豪興。” 清 馮桂芬 《重建吳江松陵書院記》:“撥四百十九畝有奇,選董徵租,春關秋賦,資以膏秣之外,為文童縣試卷資。”參見“ 膏車秣馬 ”。
詞語分解
- 膏的解釋 膏 ā 肥,肥肉:膏粱(肥肉、細糧)。膏腴。膏沃。 脂油:春雨如膏。膏澤(a.滋潤作物的及時雨;b.喻給予恩惠)。 中醫指心尖脂肪,認為是藥力達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膏 à 把油抹在車軸或機械上:
- 秣的解釋 秣 ò 牲口的飼料:糧秣。 喂牲口:秣馬厲兵(亦作“厲兵秣馬”)。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膏秣”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
基本含義
由“膏”和“秣”組成,字面指潤滑車軸(膏車)與喂馬飼料(秣馬),合稱“膏車秣馬”,即準備車馬出行前的必要工作。後引申為車旅津貼,即旅途中的費用或補給。
-
引申用法
在清代文獻中,“膏秣”多指代公費或資助,例如:
- 恽敬《與姚秋農書》提到“不再加膏秣”,意為不再增加旅途費用;
- 馮桂芬《重建吳江松陵書院記》記載将部分收入用于“膏秣”,即補貼書院開支。
-
單字解析
- 膏(gāo):油脂,引申為潤滑、滋養;
- 秣(mò):牲口飼料,如“厲兵秣馬”中的用法。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曆史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膏秣》這個詞是指塗抹藥膏和擦拭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和「糸」,筆畫數為12。該詞源于古代漢字,後經過演變成為現代漢字。
關于繁體字形式,「膏秣」在繁體中保持不變,沒有特殊的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膏秣」與現代寫法相似,隻是在字形上存在一些微小的差異。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她用膏秣小傷口并給予適當的護理。
2. 醫生建議你每天膏秣這個部位,以加快傷口的愈合。
一些與「膏秣」相關的詞彙包括:
1. 類似字詞:塗敷、擦拭
2. 近義詞:抹藥、塗抹
3. 反義詞:揭去、清洗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