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入貢的意思、入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入貢的解釋

(1).向朝廷進獻財物土産。《周禮·秋官·小行人》:“令諸侯春入貢,秋獻功,王親受之,各以籍禮之。”《漢書·匈奴傳上》:“﹝ 武王 ﹞放逐戎夷 涇 洛 之北,以時入貢,名曰荒服。” 宋 蘇轼 《論高麗買書利害劄子》之一:“臣伏見 高麗 人使,每一次入貢,朝廷及 淮 浙 兩路賜予餽送燕勞之費,約十餘萬貫,而修飾亭舘,騷動行市,調發人船之費不在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荷蘭刀劍》:“ 康熙 六年, 荷蘭國 入貢,其貢物有劒八枚。”

(2).謂貢士入京參加會試。貢士,指鄉貢考試合格者。 唐 齊己 《荊州貫休大師舊房》詩:“入貢文儒來請益,出官卿相駐過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入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向朝廷進獻財物或土産

2.貢士入京參加會試

其他說明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證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周禮》《漢書》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入貢

《入貢》是指古代國家将某些特産品定期貢獻給中央政府的行為。這種制度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封建時期,目的是向中央政權展示各地的特産和國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入貢》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部分:入(rù)和貢(gòng)。其中,“入”是一個由“人”字旁組成的部首,表示動作的進入。它的拼音是“rù”,并且它的筆畫數為二十;而“貢”是一個獨體字,它的拼音是“gòng”,并且它的筆畫數為八。

來源

《入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封建制度。在古代,各地的特産品被定期作為貢品呈獻給中央政府,以示對中央政權的效忠和臣服。這種制度被稱為“入貢”。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獻上物品的義務和行為。

繁體

《入貢》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入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入貢》在古時的漢字寫法為「入貢」。

例句

1. 曆史上,各地特産紛紛入貢京城。

2. 他們将珍貴的禮物作為入貢,贈予了國家元首。

組詞

1. 入場:指進入場所或參加活動。

2. 貢獻:指獻出自己的才能、物品等,使之對社會産生積極影響。

3. 出貢:指國家向外貢獻自己的特産或特色物品。

近義詞

1. 進貢:與入貢的含義相近,都表示向中央政府獻貢。

2. 奉獻:指出于一種敬意或責任感,将自己的精力、物質等貢獻給他人或社會。

反義詞

1. 收貢:指接受或收取他人獻上的貢品。

2. 不貢:指不獻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