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卷次。 宋 曾鞏 《鮑溶詩集目錄序》:“史館書五卷,總二百篇。 歐陽氏 書無卷第,纔百餘篇。”
“卷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表示書籍或文獻的卷冊次序,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卷第”意為卷次,即書籍分卷的編號或順序。例如宋代曾鞏在《鮑溶詩集目錄序》中提到:“史館書五卷,總二百篇。歐陽氏書無卷第,纔百餘篇”,此處“無卷第”指歐陽氏藏書未标注卷次編號()。
多用于古籍整理或目錄學領域,例如:
現代漢語中,“卷”仍保留書籍分冊的含義(如教材分“上卷/下卷”),但“卷第”一詞已較少使用,更多見于古典文獻研究或引用()。
《卷第》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作為書籍的卷标。它表示書籍中的一個卷别或卷數。
《卷第》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卷(卩)和第(⺂)。根據拆分的部首,它的筆畫數為9畫。
《卷第》這個詞的來源不确切。它可能是古代人們整理文章或書籍時為了便于閱讀和管理而給文章或書籍加上的标記或卷號。
《卷第》的繁體字形為「卷第」。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但《卷第》這個詞的基本字形與現代漢字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1. 這本書一共有十卷,你要找的内容在《卷第五》裡。
2. 我正在整理這個項目的文獻,需要給每個文件添加上《卷第》。
卷簾、卷曲、第八卷、第二十卷
冊、卷、篇、章
整體、全書、全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