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唐夷的意思、唐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唐夷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猛獸,皮堅厚,可制甲。後因借以稱良甲。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 越王 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劒,杖屈盧之矛。”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裹一頂紅巾,珍珠如糝飯;甲掛唐夷兩副,靴穿抹緑。” 淩景埏 校注:“唐夷,就是‘唐猊’,古代一種兇猛的野獸,用它的皮製甲,非常堅厚。後來一般就用‘唐夷’作為甲的代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唐夷”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其名稱在文獻中多與铠甲相關聯,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唐夷”指代一種皮甲堅厚的兇猛野獸,其皮可制成優質铠甲,因此常被借喻為良甲的代稱。例如《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勾踐伐吳時“被唐夷之甲”,即穿着用唐夷皮制作的戰甲。

二、文獻例證

  1. 《吳越春秋》:記載“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說明其甲用于實戰。
  2. 《西廂記諸宮調》:描述人物“甲挂唐夷兩副”,以突顯裝備精良。

三、别稱與詞義演變

該詞源于神話傳說,通過典籍記載融入漢語詞彙,兼具具象(猛獸)與抽象(良甲代稱)雙重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唐夷》的意思及其拆分部首和筆畫

唐夷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包括“唐”和“夷”。其中,“唐”是一個獨立的字,拆分部首為口,總共有7畫;“夷”也是一個獨立的字,拆分部首為大,總共有5畫。

來源和繁體字

唐夷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在古代,中國人對外族通常稱為夷,而唐是中國古代一個偉大的朝代。因此,“唐夷”這個詞語是指唐朝時期的外族,特指吐蕃(藏族)。

在繁體字中,“唐”和“夷”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不同的是繁體字中的“夷”字多是以“彳”作為部首,例如:“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以字母“唐”為例,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更加簡化,筆劃數也可能有所差别。然而,隨着字體的演變和規範化,現代常用的字形和字義逐漸統一。

例句

1. 唐夷聯姻,加強兩國的關系和友誼。

2. 唐夷使節帶來了豐富的禮物,向中國皇帝表示尊敬。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唐朝、夷族、唐人、夷夏

近義詞:外族、異域

反義詞:中土、中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