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中國的意思、舊中國的詳細解釋
舊中國的解釋
詞語分解
- 舊的解釋 舊 (舊) ù 過時的,與“新”相對:舊式。舊俗。 東西因經過長時間而變了樣子:舊衣服。舊書。 原先曾有過的,過去很長時間的:舊居。舊友。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舊(指老朋友)。念舊(懷念舊日情誼)。
- 中國的解釋 ∶指中原地區與中國抗衡。;;《資治通鑒》 又驅中國士衆。将中國人。 ∶京城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詳細解釋.上古時代,我國 華夏 族建國于 黃河 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而把
網絡擴展解釋
“舊中國”是一個曆史概念,通常指代中國近代至現代初期特定曆史階段的政權與社會形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時間範圍
主要存在兩種界定方式:
-
廣義範圍(1840-1949年)
起始于1840年鴉片戰争,這一時期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劃分強調社會性質的轉變。
-
狹義範圍(1912-1949年)
特指辛亥革命後建立的中華民國時期,認為雖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未徹底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二、社會性質
舊中國的核心特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半殖民地: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控制中國政治、經濟(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
- 半封建:封建土地制度與官僚資本主義并存,農民受地主剝削。
三、重要曆史節點
- 1840年鴉片戰争:中國近代史開端,主權開始喪失;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但未改變社會性質;
- 1919年五四運動:無産階級登上曆史舞台,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
- 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核心力量形成。
四、與新中國的關系
舊中國是相對于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概念。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終結了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五、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将"舊中國"與"舊社會"混用,但嚴格來說:
- 舊社會:更側重封建制度下的生産關系(如地主階級統治);
- 舊中國:強調國家形态的整體性,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維度特征。
(注:由于相關網頁權威性普遍較低,建議參考《中國近代史綱要》等權威著作獲取更精準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舊中國(jiù zhōng guó)一詞的意思是指中國曆史上的封建時代,即清朝及其之前的時期。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舊(jiù), 中(zhōng), 國(guó)。舊的部首是日字旁,中的部首是丨字旁,國的部首是囗字旁。因為舊中國是用簡化字書寫,所以不涉及繁體字的使用。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政治變革後,用于區分現代中國和封建中國的時期。舊中國是指在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之前的中國曆史時期。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舊中國的字形并沒有明确的規定,因為它是現代漢字的造詞,所以沒有古時候漢字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在舊中國的時代,封建制度占據主導地位。
與舊中國相關的組詞有:舊社會、舊制度、舊時代等。
與舊中國含義相近的詞有:古代中國、封建社會。
與舊中國含義相反的詞有:現代中國、當代中國。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