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蘋的葉尖。指風所起處。語出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 唐 李峤 《風》詩:“落日生蘋末,搖揚徧遠林。”
(2).風起則蘋葉動,故亦用為微風的代稱。 南朝 梁 庾肩吾 《團扇銘》:“清逾蘋末,瑩等寒泉。”
“蘋末”一詞源于古代文學,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風起處
源自戰國時期宋玉的《風賦》:“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意為風從水草(蘋)的葉尖開始生成。這裡的“蘋”是一種水生植物,“末”即葉尖,合指風的起源處。
代指微風
因風起時蘋葉隨之搖動,故引申為“微風”的代稱。如唐代李峤《風》詩雲:“落日生蘋末,搖揚遍遠林”,即以“蘋末”形容微風輕拂之景。
“蘋末”以自然現象為喻,既具具體指代(風源、微風),又含哲學意蘊(萬物始于微末)。需結合古典文獻理解其本義,避免望文生義。
蘋末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果實的外觀或其他物體表面的光滑度。
蘋末拆分為“艹”和“末”兩個部首構成,“艹”是草字頭部首,表示與植物有關,而“末”是表示植物的末梢。
拆分筆畫為五畫,分别是“丿、一、一、一、一”。
蘋末一詞最早來源于《毛詩·召南·泮水》篇,其中有句“若以蘋末”。起初,蘋末指的是蘋果外皮的光滑。隨着時間的推移,蘋末也開始廣泛用來形容其他物體表面的光滑和細膩。
蘋末的繁體字為「[璧 + 末]」,其中「璧」意味着玉石。
在古時候,蘋末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蘋末的字形是“聞共一束黑白”,表示通過嗅聞得知事物的情況。
1. 這塊玉石的光潔度可與蘋末相媲美。
2. 她的皮膚細膩光滑,如蘋末般完美。
将蘋末作為詞根,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蘋果、蘋率、蘋乎、蘋韻等。
與蘋末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光滑、細膩、潤滑、柔軟。
與蘋末意思相反的詞語有:粗糙、粗糙、坑窪、凹凸不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