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極微的意思、極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極微的解釋

(1).研求幾微。 漢 蔡邕 《太尉陳球碑》:“凡墳素遺訓,聖賢立言,掬精極微,無□不究。”

(2).極其微小。

(3).佛教語。梵文的意譯,音譯“阿拏”、“阿菟”、“阿耨”。指色的最小單位,為色的不可再分的原素。《俱舍論》卷十二:“分析諸色至一極微,故一極微為色極少。” 五代 齊己 《山中春懷》詩:“心魂役役不曾歸,萬象相牽向極微。”

(4).引申為最小單位的物質或指化學元素。 章炳麟 《無神論》:“鞞世師之説,建立實性,名為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九者皆有極微。我、意雖虛,亦在極微之列,此所謂惟物論也。”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若以物言,亦可執有邊無邊之見。所以者何?現有六十四種極微積為地球,推而極之以至恒星世界,此恒星世界極微之量果有邊際乎,抑無邊際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極微”是一個多維度概念,其含義涵蓋語言學、佛教哲學及科學領域,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研求精微
    指深入探究事物的細微本質。如漢代蔡邕《太尉陳球碑》中“掬精極微,無不究”,強調對學問的極緻鑽研。

  2. 極其微小
    描述事物在物理或抽象層面的極度微小狀态,如“極微的誤差可能引發重大影響”。


二、佛教術語

在佛教哲學中,“極微”(梵文音譯“阿耨”)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不可再分,具有以下特點:


三、哲學與科學引申


四、總結

“極微”一詞從學術探究到宗教哲學,再到科學假說,展現了古代智慧對物質本質的多元思考。其核心始終圍繞“最小單位”展開,既是微觀世界的抽象概念,也是宏觀宇宙的構成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極微一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分别是“極”和“微”。其中,“極”是形容詞,意為極端、極其;“微”是動詞,意為細小、微小。根據部首和筆畫來看,其中“極”字的部首為木,總共5畫;“微”字的部首為彳,總共12畫。 關于《極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由于沒有繁體字的概念,所以《極微》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相似。然而,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漢字的形體可能有所變化。 以下是《極微》這個詞的一些示例句子: 1. 這個宇宙中存在着極微的微粒,構成了物質的基本組成部分。 2. 他用極微的筆觸描繪出了那個世界的壯麗景色。 3. 在宇宙無垠的廣袤中,我們的生命僅僅是一種極微的存在。 一些與《極微》相關的組詞包括:微小、微量、微弱等。這些詞彙都與細小、微小的意思相關。例如,我們可以說一個微小的聲音,或者一個微量的藥物。 與《極微》相近義的詞語有:極細、細微、微辭等。這些詞彙都可以用來形容非常細小、微小的事物。 相反,與《極微》反義的詞可能是:巨大、龐大、宏偉等。與《極微》相反的詞語形容的是非常巨大、龐大、宏偉的事物。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