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极微的意思、极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极微的解释

(1).研求几微。 汉 蔡邕 《太尉陈球碑》:“凡坟素遗训,圣贤立言,掬精极微,无□不究。”

(2).极其微小。

(3).佛教语。梵文的意译,音译“阿拏”、“阿菟”、“阿耨”。指色的最小单位,为色的不可再分的原素。《俱舍论》卷十二:“分析诸色至一极微,故一极微为色极少。” 五代 齐己 《山中春怀》诗:“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4).引申为最小单位的物质或指化学元素。 章炳麟 《无神论》:“鞞世师之説,建立实性,名为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九者皆有极微。我、意虽虚,亦在极微之列,此所谓惟物论也。”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若以物言,亦可执有边无边之见。所以者何?现有六十四种极微积为地球,推而极之以至恒星世界,此恒星世界极微之量果有边际乎,抑无边际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极微"是汉语中具有哲学与科学双重意涵的复合词。从构词法分析,"极"表示终极、顶点,"微"指细小、精微,组合后构成"物质存在的最小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其具体内涵可分为三方面:

一、佛学义理层面 《阿毗达磨俱舍论》将"极微"定义为色法(物质)不可分割的终极粒子,七个极微构成一微量(阿拏),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来源:《佛学大辞典》)。这种观念与古印度胜论派哲学存在渊源关系,体现了东方哲学对物质本原的探索。

二、科学认知层面 现代物理学中,"极微"可对应基本粒子概念。中国科学院《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指出,夸克作为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粒子,其尺寸约10⁻¹⁸米量级,是当前科学认知中物质的最小组成单元。

三、语言应用层面 《汉语大词典》收录"极微"词条,释义为"极其微小",常作形容词使用,如"极微的颤动"形容难以察觉的细微动作(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在文学作品中多用于强调事物的精微状态,例如鲁迅《野草》中"极微的震颤"描写生命存在的细腻感知。

网络扩展解释

“极微”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其含义涵盖语言学、佛教哲学及科学领域,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研求精微
    指深入探究事物的细微本质。如汉代蔡邕《太尉陈球碑》中“掬精极微,无不究”,强调对学问的极致钻研。

  2. 极其微小
    描述事物在物理或抽象层面的极度微小状态,如“极微的误差可能引发重大影响”。


二、佛教术语

在佛教哲学中,“极微”(梵文音译“阿耨”)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再分,具有以下特点:


三、哲学与科学引申


四、总结

“极微”一词从学术探究到宗教哲学,再到科学假说,展现了古代智慧对物质本质的多元思考。其核心始终围绕“最小单位”展开,既是微观世界的抽象概念,也是宏观宇宙的构成基础。

别人正在浏览...

摆档拔滞鞭牛呈形陈序叱咀传审此若呆登登大酒大肉豆荚番舶飞熊入梦改建甘汞稾秣跟履惯捷官租故巢瞽妪黑脖溜粗横衣和裕欢叹混沌魍魉昏放僭差简在急急煎煎惊闺紧俏击壤欿傺刊刷科学恐栗列叙流麦龙蹲虎踞笼照买俵门旧免身冥通南户窥郎披冻铺胸纳地入对三脚两步单姓誓禁逝景天潢投藉托开外丹伟悍芗脯习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