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极微的意思、极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极微的解释

(1).研求几微。 汉 蔡邕 《太尉陈球碑》:“凡坟素遗训,圣贤立言,掬精极微,无□不究。”

(2).极其微小。

(3).佛教语。梵文的意译,音译“阿拏”、“阿菟”、“阿耨”。指色的最小单位,为色的不可再分的原素。《俱舍论》卷十二:“分析诸色至一极微,故一极微为色极少。” 五代 齐己 《山中春怀》诗:“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4).引申为最小单位的物质或指化学元素。 章炳麟 《无神论》:“鞞世师之説,建立实性,名为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九者皆有极微。我、意虽虚,亦在极微之列,此所谓惟物论也。”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若以物言,亦可执有边无边之见。所以者何?现有六十四种极微积为地球,推而极之以至恒星世界,此恒星世界极微之量果有边际乎,抑无边际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极微”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其含义涵盖语言学、佛教哲学及科学领域,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研求精微
    指深入探究事物的细微本质。如汉代蔡邕《太尉陈球碑》中“掬精极微,无不究”,强调对学问的极致钻研。

  2. 极其微小
    描述事物在物理或抽象层面的极度微小状态,如“极微的误差可能引发重大影响”。


二、佛教术语

在佛教哲学中,“极微”(梵文音译“阿耨”)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再分,具有以下特点:


三、哲学与科学引申


四、总结

“极微”一词从学术探究到宗教哲学,再到科学假说,展现了古代智慧对物质本质的多元思考。其核心始终围绕“最小单位”展开,既是微观世界的抽象概念,也是宏观宇宙的构成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极微一词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极”和“微”。其中,“极”是形容词,意为极端、极其;“微”是动词,意为细小、微小。根据部首和笔画来看,其中“极”字的部首为木,总共5画;“微”字的部首为彳,总共12画。 关于《极微》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由于没有繁体字的概念,所以《极微》这个词的写法与现在相似。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字的形体可能有所变化。 以下是《极微》这个词的一些示例句子: 1. 这个宇宙中存在着极微的微粒,构成了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2. 他用极微的笔触描绘出了那个世界的壮丽景色。 3. 在宇宙无垠的广袤中,我们的生命仅仅是一种极微的存在。 一些与《极微》相关的组词包括:微小、微量、微弱等。这些词汇都与细小、微小的意思相关。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微小的声音,或者一个微量的药物。 与《极微》相近义的词语有:极细、细微、微辞等。这些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非常细小、微小的事物。 相反,与《极微》反义的词可能是:巨大、庞大、宏伟等。与《极微》相反的词语形容的是非常巨大、庞大、宏伟的事物。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