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酒囊飯袋。 晉 葛洪 《抱樸子·彈祢》:“ 荀彧 猶強可與語,過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無人氣,皆酒甕飯囊耳。” 宋 陸遊 《解嘲》詩:“酒甕飯囊君勿誚,也勝滿腹貯閑愁。”
酒甕飯囊(jiǔ wèng fàn náng)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為“盛酒的甕和裝飯的囊”,實際用于比喻隻會吃喝、毫無才能的人。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指像酒甕和飯袋一樣,僅能容納酒食,比喻庸碌無能、不思進取之人。
出處:典出南朝梁·蕭繹《金樓子·立言》:“祢衡雲:‘荀彧可與強言,餘皆酒甕飯囊。’”
核心比喻
“甕”與“囊”均為容器,借指人如空有軀殼的器具,缺乏實際才幹與價值。
例:宋代《太平廣記》引《啟顔錄》:“飯袋酒甕,何足道哉!”
情感色彩
含強烈貶義,多用于批判虛度光陰、不學無術者。
近義詞:酒囊飯袋、行屍走肉
反義詞:棟梁之材、經世之才
王勃《三國論》:“酒甕飯囊之徒,豈足與謀大事?”(《王子安集》)
“他終日沉迷享樂,不務正業,實乃酒甕飯囊。”
該成語與“酒囊飯袋”同源,均源自對“無用之人”的具象化批判。東漢《論衡》已有類似表述:“腹為飯坑,腸為酒囊”,至魏晉時期定型為固定搭配。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以上平台檢索驗證)
“酒甕飯囊”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他變體(如“飯囊酒甕”)的詳細用例,可參考宋代詩詞或《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變服鄙碎不愛錢不啞不聾産子傳輸傳詠點水斷裳獨鶴雞羣朵廊梵輪汾鼎豐國斧钺之誅趺足膏肓之疾閣免攻難功賞海際黑珍珠橫作後憂會約毀于一旦鹄面鹘響剪紙片兒精搖刊授教育科教科瑣亂兒落水管履屦邈若河漢明滴溜僶俛玟砧磨骨内部逆射盤驗劈風斬浪毬仗氣穴胊胊然人事代謝如天之福灑心神雞童收離聚散四聯單同等學力王安石王音罻羅翔華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