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斧钺之誅的意思、斧钺之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斧钺之誅的解釋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钺殺6*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斧钺之誅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斧钺之誅”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現綜合多來源信息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典故

出自《莊子·至樂》:莊子在楚國見到一具骷髅,問道:“您是因為貪生失理而死,還是因亡國戰亂、遭受死刑(斧钺之誅)而亡?”(原文節錄:“将子有亡國之事、斧钺之誅而此乎?”)。

3.用法與特點

4.例句參考

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台臣複交章劾奏,請加斧钺之誅。”

補充說明

該成語側重描述刑罰的形式與結果,而非具體司法程式。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刑罰體系,可查閱《莊子》原文或法制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斧钺之誅》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斧钺之誅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斧頭和钺斧來處死罪犯,象征嚴懲惡人。這個詞可拆分為“斧”、“钺”和“之誅”。 一、部首和筆畫拆分: - “斧”字的部首是“斤”,共有4畫; - “钺”字的部首是“金”,共有11畫; - “之”字的部首是“一”,共有4畫; - “誅”字的部首是“讠”,共有7畫。 二、來源和繁體: 《斧钺之誅》最早出自《左傳》中的《哀公十一年》這個篇章。繁體字中的“斧”、“钺”、“之”和“誅”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三、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斧钺之誅”中的“钺”字為例,古代常常将“钺”寫成“鉞”。 四、例句: 他犯下了滔天大罪,應當斧钺之誅。 組詞:斧钺、誅殺、斬首、殺戮、刑罰。 近義詞:嚴懲、鞭撻、制裁、懲戒、懲罰。 反義詞:大赦、寬容、原諒、寬恕、饒恕。 希望這些信息有助于您對《斧钺之誅》的理解。有其他問題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