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邈若河漢的意思、邈若河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邈若河漢的解釋

形容奇異怪誕之極。 明 可觀道人 《<新列國志>叙》:“ 墨憨氏 補輯《新平妖傳》,奇奇怪怪,邈若河漢,海内驚為異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邈若河漢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漢語成語,形容事物或人物極其遙遠、高不可攀或難以企及,帶有強烈的距離感和疏離意味。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構成及用法:


一、詞義解析

  1. 邈(miǎo)

    本義指遙遠、渺茫。《說文解字》釋為“遠也”,引申為時間久遠或空間遼遠。

    例:王粲《登樓賦》“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其中“邈”即表空間之遠。

  2. 河漢

    原指銀河(天河),後比喻言論空泛、不着邊際或難以實現的承諾。《莊子·逍遙遊》中“猶河漢而無極也”即以銀河喻浩瀚難及。

    例:《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河漢象征遙不可及的距離。

  3. 整體含義

    “邈若河漢”融合兩者,字面意為“遙遠如銀河”,引申為高遠難達、不可親近或理想虛渺。

    用法:多形容人與人的隔閡、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或對他人言論的質疑。


二、典故與出處

此成語典出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謝公雲:“賢聖去人,其間亦迩。”子侄未之許。公歎曰:“若郗超聞此語,必不至河漢。”

此處“河漢”指郗超(東晉名士)常以高遠言論令人難以理解,後衍生為“邈若河漢”,喻言行虛渺難信。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邈若河漢:形容言論迂闊,不切實際或事物渺茫,難以實現。

    引例:明末清初·黃宗羲《答張爾公論茅鹿門批評八家書》:“鹿門八家之選……圈點旁加,邈若河漢。”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形容極其遙遠或差異巨大,如同天上的銀河般不可觸及。

  3. 《成語源流大辭典》(劉潔修編著)

    由“河漢”比喻虛妄之言演變而來,強調距離感與不可實現性。


四、用法示例


五、近義與反義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3. 《成語源流大辭典》(劉潔修,江蘇古籍出版社)
  4. 《世說新語箋疏》(餘嘉錫,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邈若河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核心含義

  1. 形容奇異怪誕之極
    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強調事物或情節的離奇、超乎尋常。
    例句:明代可觀道人評價《新平妖傳》時提到“奇奇怪怪,邈若河漢,海内驚為異書”。
    近義詞:光怪陸離、荒誕不經。

  2. 形容遙遠如隔山河
    部分文獻(如清代《聊齋志異》)中引申為“距離或情感上的遙不可及”。
    例句:“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

三、用法與辨析

四、來源與演變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同凹面鏡跋弗倒白夾藍衫白燒包匦綳子變把戲啵滋察斷鼚鼓軒舞常庸塵凡寵異椿庭萱室啐嘗禱謝跌跌撻撻東陽隊徽爾汝風詠負蝂閨壼詭狀國嗣姑丈海軍航空兵合玉劃線鹘蹄賤簡賈氏窺簾積草池空勞跨所浪漚廉靖裡夫倫好論能眇曼苗細跑狗場秋膠惹氣熱望濡毫聖姿螫針書呆氣酸苦宿水飱風袒護忐上忑下天官添油熾薪提籃頭牟憲準